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每日新报:裘英俊:好么,那天我都忘了吃饭了
来源: 每日新报2013年7月13日B3版发稿时间:2013-07-16 09:31

裘英俊

  1984年生,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现为天津广播电台主持人,青年相声演员

  说来也哏儿,我毕业的那个日子怎么就记得那么清楚呢——2007年6月28日。

  南开大学毕业挺特殊的,论文虽然可以二次通过,但那时就参加不了最后的毕业典礼——三千多人的毕业典礼,每个队、每个证书全都是按顺序提前排好,到那天,三千多人依次上台去领,领到的那本儿准是你的毕业证书,绝没有说发个空壳你自己再去填瓤子。所以如果论文不是一次通过,只能将来再给你证书,但是现在这个队提前排好了,不能再插进去。那天大概8点多开始的毕业典礼,我们7点多就到操场上集合了,第一个仪式是教音乐的姜老师,再带领着我们唱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因为四年前,也是姜老师在我们的开学典礼上教了大家这首歌,提醒大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别忘了南开精神。那天真热,我们人人还套个大袍子,三千多人轮流上台,让校长把帽子上的流苏给摆弄到一边去,然后把毕业证领了。这队伍都是按学院排的,经济学院又靠后,你想想再穿个又黑又厚的袍子,嘿,那一身白毛汗哪。

  紧接着就是各种拍照。我印象中,多是同学之间合影留念,没有一个是扔帽子的,因为人太多真怕砸着,而且扔完了也确实不好找,这学士服租完了还得还回去呢,帽子要扔了可就找不着了。我人瘦,脸太长,那帽子还特别高,我要是戴上帽子,这脸就成烟囱了,开始拍几张把同学乐得不行。想不出来嘛样,你就想马三爷戴帽子是什么状况,我就是那样。学校里重要的位置都留了影,上课圆阶、范孙楼,我还特意在东方艺术系门口照了一张,毕竟我们当年南大国乐相声协会都在东艺举行。说起照相,之前我们学院的集体照我差点就没赶上。因为怕影响其他年级同学上自习,拍照的时间就定在早上6点,大家都得穿着经济学院自制的文化衫。头天晚上我在园子演出完了就11点多了,那阵已经回家住了,天蒙蒙亮我就又骑车往学校赶。按平时习惯,我是大个,应该站中间,结果我骑车到总理像的队伍前时,摄影师刚要按下快门,说时迟那时快,我撂下自行车就冲进队伍边上,这才又补进去了毕业照。回头看照片,整齐的金字塔造型就我竹竿似的杵在那儿,我还开玩笑地说,咱这照片是哥特式建筑。其实我对东艺那个教室感情挺深的,我大学四年8个专场都在那里举办,毕业那年还搞了个毕业专场。当时的节目就是现在电台里总播的那段《训徒》,我从小就开始学曲艺、说相声,那天还真的小激动一把,想着我就算告别学校舞台了——即便将来再回来,按照咱社团的铁规矩,只能分享经验而不能再登这个舞台,因为,舞台永远是要留给新生的。

  我从2007年的1月15日起就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天津广播电台实习了,平时我的节目都在上午,毕业当天我请了假,中午学校完事后直接就到台里做节目,晚上回家路上,我还琢磨这忙忙叨叨的一天似乎错过了点什么:宿舍早搬完了呀;同学也都留联系方式了;这回毕业了就能签工作合同了;散伙饭也不是今天……啊!饭,我今天一天可没吃饭,好么,我“下次”可得记住了今天得吃饭——语无伦次,我这是有点饿“嗝”儿了。

  口述 裘英俊 整理 单炜炜

编辑:南开大学报学生记者团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物理...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黄明拓...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