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出总体规划获奖方案 征集意见继续完善
本报讯(记者 邵隽 通讯员 张丽 平扬 张剑)南开大学日前举行了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评审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方案1个,二等奖方案1个。新校区总体规划将融合这两个方案和另一个参考方案后最终确定。南开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将着力以低碳技术打造“中国风”学府,延百年校训之精神,树生态校园之典范。
一等奖方案名为“质朴厚重的人性化校园”。该方案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建筑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天井”,即将教学建筑与生活建筑组群成一个个书院建筑院落。每个书院院落都强调教学与生活混合,院落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半私密,有利于学术交流、集产学研与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交流共享场所。此外,博物馆、纪念塔、南开讲堂、纪念馆、周恩来纪念园等文化建筑,以“珠落玉盘”的方式分布在校园绿地中。
该方案还将运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将新校区打造成为低碳、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系统等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清洁能源系统;采用中水回用、余热回收、雨水回收等技术,并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除利用校园原有水系形成生态湿地与自净系统外,还采用生态墙、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透水铺地等绿色生态的环境设计。
二等奖方案在“水”上做足文章。通过水体将校区同环城绿廊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初步划分出校园的空间结构,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可持续生态人文校园。此外,校门设计外观以南开的“开”字作为意象,既反映出南开传统教育理念,又充满新世纪现代感。
该校同时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对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的意见,为修改完善最终规划方案奠定基础。
图①:一等奖方案中,校园建筑“院落”格局十分明显;图②:主轴线鸟瞰;图③:图书馆透视图。本报记者 游思行 翻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