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纳米催化剂”项目负责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李伟教授
所谓“纳米”,只是一种度量单位,一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即一毫微米),约10个原子并列的宽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度量单位,通常对于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人们称之为纳米结构。在此水平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和处理的技术则叫做纳米技术。
首先,纳米材料本身确实具有拒水、拒油、拒污、自清洁功能,抗菌杀菌功能,这是已经公认的属性,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并不表明,将纳米材料合成到其他材料中,如合成到羽绒服的面料中,这种合成的面料就顺理成章地具有了纳米材料本身的拒水、拒油、拒污、自清洁功能和抗菌杀菌属性。因为,纳米材料本身很小,并且非常活跃,它在大批量投入生产线,被合成到其他合成物中时,能否保持以前的属性目前尚无法鉴定,并且在羽绒服反复被洗涤过程中,纳米材料能否稳定存在也是一个问号。
其次,目前我国国内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仅有数千人,能将这些纳米技术功能化的人才在我国是非常紧缺的,这一直是制约我国纳米技术研究的瓶颈。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和科研条件、技术手段的不断改善,纳米技术功能化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再是难题。
目前合成纳米材料很容易,合成一吨纳米材料成本不过几万元,如果把这一吨的纳米材料分配到每件商品上,其成本也不过几元,企业却把含有纳米材料的商品抬高几十到几百元,其丰厚的利润空间可以想见,这也是某些企业热衷于用“纳米技术”炒作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要理智看待企业对纳米材料产品的宣传,相关企业也要加大对纳米技术的研发力度。
新报记者宫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