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叶嘉莹 寄情山水诗兴浓(附图)
来源: 今晚报 9月20日发稿时间:2006-09-24 10:19
叶嘉莹先生讲述她的旅游经历

  叶嘉莹,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她的中文专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十七讲》、《词学古今谈》、《清词选讲》等近20种。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天津电视台《名师名课》等栏目举办讲座,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着很广泛的影响。

  叶嘉莹教授对南开大学有着很深的感情。1993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现在,每年8月份至春节前,她都要到南开大学住上几个月,为本科生讲课,还要带硕士、博士生。借此机会,笔者采访了她。

  经常在世界各地讲学的叶嘉莹教授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她一有空闲,便会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用诗词寄情于山水。

  叶先生曾到世界各地旅游,如法国、英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意大利等。每到一地,叶先生谈得最多的往往不是风景,而是那里的历史、文化,如古代建筑、壁画、雕塑等。当笔者问她,去过的地方哪里最好时,她说:“难说,哪个地方都有其美丽之处,各有不同的好处,没办法比较。”其实她更热爱的还是中国的文化古迹,毕竟,她从小学的是古典文学,她教给学生的是唐诗宋词。她对中国的古代历史、名人典故、山川河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叶先生去过许多名山大川,她写诗词的灵感往往由此汩汩涌来。她对写诗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令人最感动的地方不一定会写成诗;而不怎么感动的也许会写。因为最感动的地方已经找不出能贴切表达它们的文字了。”

  人们来到庐山,往往会先奔向蒋介石住过的地方、美龄庐、仙人洞等,而叶先生却首先在唐代诗人陶渊明的故居前坐上半天,体会古人的那份淡然。一次,叶先生参加一个会议,住在杜甫草堂,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随手写了许多诗词。20年前,已60多岁的她竟然一口气爬上了泰山的玉皇顶。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又乘坐当天夜里的火车,第二天一早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叶先生是满族人,本姓为叶赫纳兰,和清代词人纳兰成德是同一部落的人。去年,她以82岁的高龄在内蒙古踏上了寻找故乡叶赫河之旅。面对着辽阔宽广的大草原,她写下了一个游子在周游世界各地之后,充满怀乡之情、满面风尘地走回故乡时的喜悦心情:“海拉尔市草原城,弥望通衢入野平。矗立广场神物在,仰天翅展海东青。”

  笔者问叶先生为什么不写游记,而喜欢写诗词。叶先生连连摇头说,写白话散文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完全吐露出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诗词则不是这样,很本真、很含蓄。确实,在叶先生的诗词中绝找不到一丝矫揉与虚伪。如她在近作《鹧鸪天》中这样写道:“皎洁煎熬枉自痴,当年爱诵义山诗。酒边花外曾无分,雨冷窗寒有梦知。人老去,愿都迟。蓦看图影起相思。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

  叶先生喜欢看电影,但只喜欢看有人生哲理、能引人思考的电影,而不喜欢那些只能让人哈哈一笑的作品。叶先生也曾养过花,但因为“永远也养不活,便只得养那好伺候的仙人球了。”

  其实她哪有功夫精心侍弄花草?即使是在生病期间,她最放不下的是书,最准备不完的是讲稿。先生的书柜占据了整整一面墙,问有多少,她笑笑说,从未数过,不知道。

  叶先生为人一切“从简”:想法简单、生活简朴、布置简洁、诗词简练。尽管叶先生不屑于高谈,然而人们从她的诗词中,总能窥见她的率真性情。 撰文汪敏华摄影尉迟健平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系列学校携手推进大中小...
南开大学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
南开大学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
南开大学2024年博士生毕业典...
校领导率队赴河北日报报业集...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生、硕士...
校领导率队赴天津市部分重点...
南开大学组织新党员代表集体宣誓
“名师引领”通识课:饶子和...
《高山景行——周恩来研究新...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