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振伟)暑期,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完成“光的升级”:基建保障处聚焦师生需求,更换10496套灯具与5406片灯箱片。改造后照明效果显著提升,节能率预计不低于50%,做到了照明和低碳兼得,既为绿色校园建设注入新动能,更以务实举措践行“服务学生、全力保障”的暖心承诺。
在教学楼的不同区域,照明问题各有特点。基建保障处前期经过多轮实地勘察,制定了分区域、差异化的改造方案。教室作为主要学习场所,此次将5406套28W能效较低的旧灯换成更节能、高照度、长寿命的16W LED护眼灯,搭配高透光灯箱片,彻底告别了以往光线发黄发暗的问题。桌面照度由原来的140~230Lx提升为310Lx以上,符合国家室内照明标准,且选取的护眼灯具通过优化光谱、降低频闪,具备降低蓝光危害的特点,不易视觉疲劳。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公共区域采用“智能感应+常亮保障”的组合。自然光充足时感应灯休眠,光线不足时,人来灯亮,人走延时熄灭,既保证了安全,又避免了“长明灯”的浪费,告别了“摸黑找开关”的不便。
“以前坐在教室后排总觉得灯光有点暗,看课件时间长了眼睛容易酸。这学期回来发现灯全换了,亮堂多了!”医学院学生范同学的感受,道出了师生对改造效果的认可。
基建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照明改造延续了八里台校区在学生宿舍节水节电改造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是“以生为本”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又一案例。“从宿舍到教学楼,从节水到节电,我们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造项目,让师生感受到双重效益——既改善生活环境,又节约能源。”
据悉,下一步基建保障处将持续跟踪灯具使用效果,动态收集师生反馈,同时以此次节能改造为契机,带动更多师生参与低碳行动,推动节能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绿色校园发展筑牢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