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胡杨 王程艳)近日,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津南区第37届科技周开幕式暨主场活动举行,近千人参与其中。此次活动由津南区科技周活动领导小组主办,区科协、区教育局承办,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挂靠科技类学生社团——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和3D打印协会受邀参与,并开展无人机足球趣味体验、四旋翼飞行编程DIY、带你玩转3D打印等科技体验活动,吸引了现场众多嘉宾、科技和科普工作者代表、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代表以及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
筑梦科技 放飞梦想
活动现场汇聚了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10余家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科技型企业等单位开设的科普展位。
其中,南开大学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展区设有无人机模型展示、模拟器飞行体验、无人机足球趣味操作、四旋翼手势控制飞行演示等多个科普项目。好奇的小朋友们纷纷拿起遥控器,操控无人机飞行。南开师生则热情耐心地讲解、示范,让一位位“小飞手”在不断尝试后逐渐掌握飞行技巧。展位内不时传出欢笑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协会指导教师王海为每位完成操作体验的小朋友准备了印有“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字样的明信片作为纪念品,希望他们能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并在心中播种下“南开情怀”的种子。协会同时在网络平台对整场科普活动进行直播,邀请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全体成员观看,使同学们更好地感受科技魅力、提高科技素养,增进对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为伟大复兴注入科技动能。
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科技社团党委书记卢双盈同志与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师生亲切交流,并对南开大学展位赞誉有加。协会骨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熊春阳说,“这次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朋友们强大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他们会主动尝试在不同环境下如何使无人机平稳起降,并自主切换机型,体验不同机型操作的区别。同时,他们也勇于尝试特技飞行,不拘泥于我们教给他们的常规技术。这些思维闪光点给我很大启发,很开心能够与小朋友们分享无人机的乐趣。”
科普服务 成果显著
3D打印协会指导教师马林川和社团同学以视频演示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参观的小朋友们开展3D打印科普,展示社团制作的红船模型、张伯苓先生半身像等3D打印作品,并介绍这些模型背后的动人故事。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协会准备的3D打印笔体验活动备受小参观者们的喜爱,体验区座无虚席。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构建自己的“神笔”世界。盒子、手镯、猫咪等作品纷纷出炉,一个又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在笔下诞生。丰富的色彩、奇异的形状,这是小朋友们对世界的认知与重构。
协会成员介绍,3D打印协会已和津南区多所中小学建立科普活动协议,3年来的科普活动积累了丰硕成果。小朋友们多数有3D打印笔的体验经历,并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背景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设计;有些兴趣浓厚的小学生们和3D打印协会师生还一起探讨3D打印技术在近代医学、建筑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真正实现了“玩转3D打印”的初心,为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实践科学探出新路。
据悉,此次津南区科技周活动是南开大学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和3D打印协会高度重视全域科普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科普活动的一个缩影。未来,两个科技类学生社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持续开展公益科普宣讲,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打通全域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