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良师益友”十佳奖:李继东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8-09-05 19:53

真相是真:求真学问,过真人生

——记哲学院李继东老师

  提名词

  三尺讲台沾春泥,卅年韶华诠赤诚。斯是良师,引至逻辑理性新境界;斯是益友,炼成前路选择知心人。

  人物简介

  李继东,中共党员,哲学院教师。1981年考入南开大学,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199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受国家公派前往日本筑波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任客座教授,2000年回到南开任职至今,所开设的公选课“逻辑与生活”,深受全校同学欢迎。在他看来,“逻辑学普及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国人逻辑意识的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提高,逻辑和理性精神的弘扬。”基于这一理念,李继东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逻辑学在我国的普及,积极呼吁重视逻辑学在中学和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推动逻辑学科进入高考改革。李老师连续6年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在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人生选择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深受学生喜爱。

  人物风采

  在南开,李继东老师可算是位“风云人物”,学生们津津乐道于与他有关的传闻:年轻时曾是位“貌比潘安”、文采风流的当红网络作家,以哲学专业出身纵横金融投资领域,其公选课座无虚席,甚至有别院学生慕名而来,拜在他的门下……如此种种。

  但在哲学院学生的眼中,他就只是“东哥”。对此,李继东老师笑言:“以前的学生们一直喜欢叫我‘东哥’,口口相传就一直叫了下来。其实我年纪也不小了,已经五十多岁了,理论上讲应该是学生们的‘东伯’或至少是‘东叔’了。”但谈话间,他眼中热忱和真挚的光芒分毫未减,和青年人一般无二。

  求真学问:学术研究容不得半点造作

  在“东哥”的教学生涯中,对学术态度的要求是首位的和严肃的;在他看来,学术研究的水平高低属于能力问题,而学术研究的态度高下则属于人品问题,其严重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正因如此,每当他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做“低头族”,提交的作业、读书报告和论文中存在抄袭甚至“复制粘贴”的情况时,往往毫不客气,直言不讳。

  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体会他的苦心。曾有一次,在一次读书报告评比的过程中,李继东心血来潮,对提交的读书报告进行了查重,部分文章过高的重复率令他怒不可遏,当即召开班会痛斥此种行径。而他直率的态度刺痛了部分学生的心,有学生公然起身分辩,称“读书报告”不过是摘抄与心得,为何要按照重复率来判定好坏。李继东这才明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将学院的学术活动视作严格的学术训练,师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认知差异。上课时,对于学生迟到、开小差、玩手机的行为,他看不过眼,也常常劝阻,但有些学生仍然我行我素,这也偶尔令他觉得有一种“无力感”,一度有些心灰意冷。

  但他最终还是未曾离开他热爱的讲台,因为还有更多的学生对他心怀期待。“不喜欢和不愿意甚至不懂得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且好多情况下与他们的不成熟有很大关系,老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成长。”李继东这样说,何况,维护学术的神圣、课堂的神圣,何尝不是在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侵蚀而健康成长呢?

  现在的他,时时致力于“做好学,讲好课”,给研究生们开设的“中国现代逻辑史论”课上,最近一学期的课程以带领学生以翻译国外相关前沿文献为主,他的翻译笔记密密麻麻,五十多岁的人了,刚从国外飞回来,夜里便是不睡,也要把课程的内容备全。而看着学生们课堂上认真的分享翻译成果,交换译著心得,师生互动碰撞出无限的思维火花,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建真大业:推动逻辑基础课程普及

  在李继东看来,逻辑是他毕生的事业所在。“逻辑有许多定义,但我最喜欢的一种定义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以及某些逻辑方法的学问。我们认识到对象的本质属性,就会形成概念;我们对对象有所断定,就是做出判断;我们要论证我们的思想,就要进行推理。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最基本的形式,我们每天都在用,只是很少去在意。所以,逻辑是与我们密切相关又被我们经常忽视的东西。”李继东老师在他以前的一篇文章《逻辑断想》中这样写道。“学习逻辑学给我带来的最大益处是思维习惯、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升。逻辑是正确思维的工具,是清晰表达的工具,是合理论证的工具,是成功交际和有效决策的工具。学习逻辑学的益处是让我掌握了这种工具。”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上,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大英百科全书》把逻辑学列为众学科之首(五大学科门类的第一位,第二至五位分别为数学、科学、历史学和人文学、哲学)。但在当代中国,逻辑学却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逻辑学目前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很低,或者说得极端点,好像根本就没什么地位。且不说大学以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几乎看不到逻辑学的影子,即使是在大学教育中,逻辑学也是一门被边缘化的学科。由于我国教育对逻辑学的这种忽视,公众对逻辑学就几乎没有什么认知,除了为数甚少的逻辑学专门研究者和逻辑学专业学习者,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逻辑为何物。”提及逻辑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李继东不无伤心。我国历史上,有西方逻辑在近代时期的传入、传播甚至普及,也有解放后的全民学逻辑,但逻辑学最终还是落得个几乎“销声匿迹”的下场。在谈到原因时,李继东无奈地说:“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缺乏逻辑(西方逻辑意义上的)习惯,或者说,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自发形成的逻辑能力已经基本‘够用’。既然‘够用’了,也就没有了转化为自觉意识并且进一步提高的意愿。”

  留校任教后,李继东一直在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工作,开设和讲授多门与逻辑学有关的课程。在他看来,“逻辑学普及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国人逻辑意识的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提高,逻辑和理性精神的弘扬。”从1987年任教到1997年出国做博士后研究的10年间,李继东除了在哲学系和南开其他几个开设逻辑学课程的系里授课外,还讲授逻辑学全校公选课(那时叫“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当年逻辑学在南开是一门比较火的课,在我印象中每届学生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学过逻辑。”李继东感慨道。1999年至2000年,李继东在筑波大学物理工学系作了一年客座教授,2000年回国后,他有些惊讶地发现,逻辑学已不如当初那样火,原初开设逻辑学课程的有些系已经不开这门课了。除了在哲学系继续讲授逻辑课之外,李继东主要是在法学系讲同门课程(课程名就叫“逻辑学”),期间也讲过几学期的全校公选课。2013年,原来听过李继东全校公选课的一位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李继东能继续讲全校逻辑课。“所以我就开设了一门新课‘逻辑与生活’,课程内容主要还是逻辑学方面的,但与生活的联系应该是更密切了。”他这样介绍道。

  “结合当下的具体国情,逻辑学要想得到普及,可能有两个途径最直接:一是领导者或决策者的重视;二是国家教育层面的重视,比如说,如果在高考中增加对逻辑思维能力和素养的考查,那么相信逻辑学很快就会被中学教育所重视,也很快会被全民所熟悉。归根结底,是我们要把逻辑学重视起来,”李继东建议道。

  过真人生:以身作则引导智慧人生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南开度过的,不是我选择了逻辑学,是逻辑学选择了我”,他坦言。1985年考研时,李继东原本报考的是外国哲学专业,“但由于两位老学长考得比我好,自己报的导师又只招两名学生,所以,我是被调剂到逻辑学专业的。”对于李继东而言,他的人生有许多“阴差阳错”,但无论如何,结果总是好的。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中,他也往往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教导学生们,“勿争一时之长短,打磨自己,适合所选之路。”

  对于社会上流传的毫无逻辑的各式“鸡汤”,李继东往往一针见血:“‘努力就会成功’,这句话害了多少人!这句话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努力了一定会成功吗?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而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所以,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现实生活中好多人这么说,是他们在逻辑上搞混了这两种关系,若用这种违反逻辑的观念去指导行为,结果可想而知。”李继东常常对学生们说:“语言、思维和逻辑是三位一体的。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思维的背后是逻辑。没有合理的逻辑,就没有清晰的思维,也就没有明白的语言。”

  如今,李继东的学生们已经遍布祖国大地甚至远至海外,他们聊起李继东,仍在感叹自己的职业选择、思维方式和人生道路上深受李继东的影响,许多学生依然记得当年进入南开的第一堂专业课是李继东讲授的,而他们在专业学习和选择上的纠结、困惑甚至痛苦的迷雾是李继东帮助驱散的。许多年过去了,他们对李继东课上的一些“名言”依然记忆犹新:“人生是由偶然构成的”,“哲学和逻辑是你受益一生的学问”,“学好哲学,不会自杀;学好逻辑学,可以避免某些场合的他杀”。

  “作为一名老师,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讲的课受学生喜欢,这可能是激励我愿意继续站在三尺讲台的最大动力了。”三十年从教沉淀至今,李继东“只玩真实”,坦荡直率,风趣幽默,“混迹”年轻人中间,亦师亦友,且行且惜。

  (通讯员 田佳佳 刘石雨)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