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邱迪雅
许多年之后,面对早已熟悉的图书馆,同学们或许会想起,第一次来到图书馆的那个下午。那时,图书馆还是几乎什么都没有的空馆。
短短两个月后,再次回头凝视这座图书馆,虽然依旧崭新,却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这种温情,或许是来自于高端的多媒体设备、完备的图书体系、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或许是来自于身边埋头苦读的小伙伴;更或许,是来自于默默奉献的图书馆工作人员。
无论在教学楼,宿舍楼,还是图书馆,都能见到保洁阿姨的身影,但是主动与学生交流的热心肠保洁阿姨却并不多见。图书馆三楼的这位阿姨就是其中之一。若是遇到初次来图书馆,因不熟悉地形而找不到洗手间或饮水机的同学,阿姨定能瞬间读懂同学脸上的窘迫,主动上前提供帮助,仔细描述地点甚至亲自带同学过去,生怕同学迷路。若是遇到面熟的学生,阿姨有时还会主动提供图书馆“秘籍”,比如哪一台饮水机的水更好喝。一来二去,很多人都对这位热心的保洁阿姨印象深刻。
热心如她,却也并不缺乏清洁工作所必须的认真仔细。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建筑,最需要的便是“净”和“静”。阿姨深知自己的工作与责任,因此图书馆的每块地砖,她每天都要来回打扫无数遍;阿姨更体贴同学们的感受,打扫时都会轻手轻脚,即使为同学指路或者交谈,也会尽量压低声音,以免打扰正在刻苦学习的同学。
“我就特喜欢看你们认真学习,”阿姨用一口略带天津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尤其是能在这么好的地方读书。”
我用微笑回答着保洁阿姨的好意,想说但没能说出口的一句话是,这样好的环境,也是您努力为我们创造的。
采访图书馆管理员之前,我在二楼门厅站了三分钟。粗略统计,三分钟之内共有十多位同学进入图书馆,所有人无一例外径直走向电梯,绝大多数人没有回头,只有一个人进入门厅后不经意向右扫了一眼,又目不斜视的向前走去。而他的目光刚刚扫过的地方,坐着两位图书馆管理员。问及身边的同学,很少有人知道图书馆还有管理员或者门岗,极少有人知道值班老师与管理员的区别,知道管理员就在二楼门厅处的同学更是屈指可数。确实,相比起保洁人员等工作者来说,图书馆管理员的存在感并不高;在大学图书馆几乎全部装备自动化借阅器材的当下,在图书搬运和摆放都有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南开,“图书馆管理员”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正在成为一个日渐缩小,甚至被人认为是多余的群体。
然而对于自己的工作,管理员们却并不这么看。“我们的活多着呢!”她们如是说。登记非校内人员进出,机器只起警示作用,真正想阻拦还要靠管理员们;图书自动借阅机难免有错漏,在入口处的管理员便可以为图书借阅系统提供又一重保障。一出一入之间,管理员守护的不只是图书,更是图书馆,是我们。图书馆晚十点关门,管理员们要一直守到馆内所有人都离开,仅此一点便可看出,她们的工作与日程安排都比想象中要繁忙紧张的多。
更重要的是,她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图书馆学生的诉求,因而肩负着上传下达,反映学生意见,改进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使命。雨雪天,图书馆内地砖遇水更滑,于是馆内出现了雨伞架;天黑后,由于昏暗,图书馆外台阶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台阶旁设置了灯;图书馆人流量大,难免有物品遗失现象,因此入口处多了失物招领处.....这些同学们难以注意到,却无时不在享受其便利的细节,这些都离不开管理员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体贴的心。
有人说,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当你觉得容易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容易。而我要说,生活从来都不便利,当你觉得便利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付出着你无法想象的汗水,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你提供一份舒适与安逸。图书馆的物业人员们便是这样默默付出的奉献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与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