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 彭志超
早在去年入学报到时,大伙儿就从辅导员那儿得知南开大学在津南有正在施工中的新校区。现在想起来,对于在本部生活过一年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令人激动的消息!记得去年初到老校区八里台报到时,对本部条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扩大版的高中,眼中所见的是比较陈旧的教学楼,坑坑洼洼的路面,极其简朴的宿舍条件……这对于在高考后对大学无比憧憬的学生造成的心理落差十分巨大的。于是乎新校区的消息带给大家的期待也无比强烈,伴随着九月初搬迁日期一步步到来,大家早早地打理好了行李,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搬到了津南新校区。
初到津南校区,除了不少地方还在施工建设之中外,新校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占地面积大!建筑单位大!相比老校区,新校区的面积是老校区的两倍多!以图书馆为例,我们的大巴车是在南门停的,一下车见到的就是新图书馆。新图书馆庄严、高耸,造型美观、气魄宏大,够气派!远远望去新图书馆就像一座放大的国传玉玺,俨然成为了新校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图书馆内宽敞通透、明亮隔音,内部设施齐全,有着现代化办公区,视听体验区、水吧以及新书展区,而且留有许多供学生自习阅览的桌椅、开会报告的小隔间、朗读背诵的小走廊……相比老校区的理科、文科图书馆,真是天壤之别。犹记得当初在老理科馆自习,不仅阴暗幽深,更是千金难求一座!考研的学长学姐往往留书占座,我甚至还见到了桌椅旁的热水瓶,真是无可奈何……如今有了新图书馆,以往的问题都不再有,大家的学习动力也提高了不少。
新校区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现代化。相比老校区,宿舍由六人间的上下铺变成了四人间的上床下桌,而且都安装了空调风扇,每个层都有了饮水机、洗衣机、洗浴室以及自习室。以前那种拥挤混乱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食堂也有了不少变化,装上了自动门、削面机器人以及餐具自动收集流水线等等。文理科校区多了许多商业街,而且近邻宝等快递取件电子箱柜的出现更是网购一族的福音。这些变化从衣食住行方面便利了学生,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指数。
新校区给我的第三个印象就是——美!第一个,环境美。尽管还有许多地方还在施工之中,但新校区由于面积广阔,小河流淌,绿化带广布,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卉绿株。而且模仿着本部的马蹄湖在新校区也建设了一个,湖中心还多了一座小亭子,恰逢一场大雪过后,就有了湖心亭看雪的美景。第二个,精神美。新校区之大,不仅在于面积和建筑,更伴随着南开学子的精神风貌体现出来。宿舍楼里悄然之间多了一个诚信超市,大家都自觉遵守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在路上,随处可见轻盈矫健奔跑者,前往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的求学者,一片青春向上的景象。
在南开将近一年半的求学,尤其是在经历过搬校区后,明白了前辈们说过的话。梅贻琦曾云:“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的确,对于大学而言,如果没有博古通今的大师,没有刻苦求学的学生,再好的物质条件也只能充当装饰门面作用,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是如此。更何况南开人向来以“越难越开”著称,所以在眼下如此良好的物质条件下,我们不能辜负这一切,更应刻苦学习,将南开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