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为什么选择在四中全会上研究“依法治国”?
来源: 人民网发稿时间:2014-10-20 17:03

  人民日报政文部微信公共账号14日刊发的文章《四中全会前瞻:依法治国升级至2.0版》指出,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今天已17年。17年间,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

  因为法律体系本身还存在漏洞和不协调之处,更重要的是,辛苦制定出来的法律,有的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一些经济社会痼疾如腐败之风、环境污染、有毒食品、豆腐渣工程、犯罪高发……哪一个不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或者执法不严造成的?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富起来的中国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而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对现有的利益结构进行调整,势必损害既得利益群体。如何调整才能让各方都能接受呢?法治本身所强调的民主、平等、参与精神,显然是个好办法。

  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远景,其中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章以为,法治体系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需要升级到2.0版。一句话: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是党心民心所向、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编辑:刘慕鑫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
南开大学环境学科战略研讨会...
【关注天开园】国际无废日:...
第二届京津冀数学会联合学术...
“回望家山——2025·宿州·尹...
天津市国资委一行来南开大学调研
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
南开大学三部作品入选“2024...
校领导赴学府街道走访调研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