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科研经费乱象蔓延到部分高校学生项目
来源: :《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26日10版发稿时间:2013-10-31 15:21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科研经费出现了“拼发票”、“凑预算”乃至“攒项目”的怪现象,而其背后暴露出来的一些导师“指挥”造假从中捞取经费,以及学生经费“九龙治水”式的管理问题则更令人咋舌。

  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拼发票”。

  记者翻阅多所高校有关学生科研项目的审批表发现,批复下来的经费基本都是整额,很难看到带有零头的经费投入,即便有,也只在小项中出现。

  根据受访人的说法和最终的审批表对比,不管学生的经费怎么报,经费审议的专家又如何“砍”、“截”,最终落到经费管理部门,所有的零头都会被“整齐划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冠以某某项目名的“经费支持”。

  原因在于,学生经费批复多采用项目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想到一个点子,预估出经费来,接着提交报告”。换句话说,学生报什么项目是活的,但项目放到哪个筐子里,从哪个筐子里拿到多少钱则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部分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李蒙后来得知那篇文章以及实验的确是一份翻新作品,而“鼓励”师弟翻新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师弟还告诉李蒙,当时以为还能拿个省级奖项,但导师嫌他“功力不到家”,便没敢申报。

  事实上,导师拿到的并非只有项目上的钱,如果学生的项目获了奖,则又多了一笔收入。不少学校十分支持学术科技类的比赛。在一些学校的比赛动员会上,校领导公开表示,如果学生能得全国性比赛一等奖,就奖励老师2万元。

  一些导师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翻新”学长或是研究生的获奖项目,被李蒙他们称作“刷奖”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和项目“翻新”不同,另一种“攒项目”的方式则是将一个原封不动的项目拿到不同的部门去申请,“多头拿钱”;或是到不同的比赛中去参评,如果获奖,则多次获奖。

  如果经费审批和项目监管这两关足够严苛,也难以出现上述的乱象。但就目前来看,“九龙治水”式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却为此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2010年内,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就有18个。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没有一项是重复的,但细看其项目内容会发现,不少项目涉及交叉乃至重合的领域。

  换句话说,同一个项目,更名换姓之后,换个项目申请部门或者比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另一份科研经费,而这份经费又将流向哪里,则又成了一个“谜”。

  (文内所涉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全文请参见:《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26日10版http://zqb.cyol.com/html/2012-10/26/nw.D110000zgqnb_20121026_1-10.htm)

编辑:韩诚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
2024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
米兰国立大学代表团来访
第二届高校党委书记“思享汇...
南开大学总结表彰“师生四同...
南开教授马儒军获第十八届中...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一行来校调研
15名南开师生荣获2024年度宝...
杨庆山赴新奥集团考察调研
南开学者拓扑光子学新突破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