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学术十年:中国数学的盛会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1-10-14 21:13

南开新闻网记者 张 剑 陈 鑫

  1985年至1995年,南开大学的这一阶段被中国数学界骄傲地称作“学术十年”。

  10年间,100多名外国专家、500多名国内学者同台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青年教师、研究生汇聚南开园,聆听世界最前沿的数学知识。

  10年间,平均每10天就有一篇高水平论文从“学术年”凌空出世。世界著名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专门为“学术年”在其《演讲实录》(Lecture Notes)丛书中设置了南开子系列,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也开设“纯粹数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的南开系列丛书”,以收录“学术年”的专业著作。

  由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倡导举办的南开大学“学术年”活动,以“开放”而享誉世界,是当时数学界最为盛大的聚会,这里走出的大批学员成为中国数学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本土高级人才的“加工厂”

  1978年,冰河解冻,大地回暖。3月的春天里,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的科教工作由此出现了重大转机。

  春风袭来,科教界已是一片绿意。面临巨大人才断层和当时的教育体制,如何使中国数学尽早赶超世界水平?海外不少华裔科学家热心地建议要大力协助中国学生赴国外留学。

  初次归国的国际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的想法却独树一帜:留学生是要派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应致力于实现高级人才的本土培养。

  1985年,陈省身创立南开数学研究所。一改过去单纯派留学生到国外以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方式,南开数学研究所成为扎根中国、在本土成批地培养中国高级人才的一个新型基地。这样的办所模式,被我国物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称为“陈省身模式”。

  当时,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都没有资金请外国专家前来讲学。为使中国的数学苗子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吸收世界最新鲜的知识养分,陈省身想了个计划:每年围绕一个国际数学前沿方向,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数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集中培养,由自己出面邀请世界数学名家演讲。

  此间,应邀来所讲学的全国各大学、研究所的专家、教授达500多名。杨振宁、丘成桐、吴文俊、张恭庆、王柔怀、姜伯驹、彭家贵……众多数学名家纷至南开,当时享誉国内外的数学家,几乎都参加过这一活动。南开数学所的“学术年”成了当时数学界的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

  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对听到的第一个学术讲座记忆犹新:儒雅的陈省身先生讲授指标定理,徐徐道来,一派大家风范。

  从1985年到1995年,南开数学所共举办了12次学术年活动。偏微分方程年、几何与拓扑年、可积动力系统年、调和分析年、概率统计年、几何代数年、动力系统年、计算机数学年、复分析年、计算数学年、非交换代数年、微分几何年,这些以数学名词冠名的年份,印证着中国数学向世界踏出的一步一步探索的脚印。

  第一届学术年的主要组织者、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前副所长王柔怀回忆说,当时参加学术年的国内外人员都感到兴致勃勃,国外一些同行明确表示,想不到他们相当专业的讲座,听众总是济济一堂,这是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学府都找不到的。

  中外数学交流的桥梁

  南开数学所建立之初,由首任所长陈省身建议,最终胡国定等人把办所方针归纳为“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多年后,胡国定不无感慨地说,有了这样的思路就有了开放办所的实践,这无疑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针。

  1985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乍暖还寒正是早春的特质。经历了长年的封闭,人们的思想还很不解放,美国仍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敌对势力”。在南开数学所的一幕却堪称稀奇:不到百人的教室里,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操着英语与中国的科研人员一同探讨着数学最前沿的课题。

  为了恢复中断多年的国内外数学交流,陈省身亲自出面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学术年”活动,以自己在国际数学界的感召力拉拢一流大师到南开讲学。中外学者同台授课的场景,是当时教育界的一大奇观。

  举办如此国际性的学术活动,无疑需要有相应的物质保障。由于条件所限,在1986年举行的第一次学术年活动——偏微分方程年中,学者们甚至没有统一的住处。这一届学术年的副主席张恭庆院士回忆说:“当时我们大会组委会成员都住在天津大学的招待所。用餐都是在学生的食堂。”

  这样的环境显然不利于学术交流。为了接待数千国内外专家学者同时到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南开大学投资兴建谊园作为来访学者的住处。张恭庆回忆,每天早晨,陈省身先生都绕着未建成的工地大楼散步,他的关心和督促保证了谊园如期竣工。

  考虑到居住条件必须满足校外参会人员的需要,陈省身建议招待所保留足够的房间供数学所使用。他的设计方案是:一般的房间可多人一间,按研究生宿舍标准安排,每人都能在晚上看书写作;较高级的房间是两人一间,便于两人在晚间能各不相扰地进行研究工作。

  10年里,共有500多位外国数学家应邀来到南开园为“学术年”授课,谊园真正成为了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友谊之园”。

  “在这里好好学习一年比到国外留学的收获都大。”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朱朝峰也曾是学术年的忠实听众,“我第一次跑去听了外籍专家的报告,尽管没有完全听懂,可仍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张恭庆回忆说:“当时的国内科学界还处于封闭状态,陈先生多次邀请外国一流专家和海外的华裔学者回国为‘学术年’讲学,大家最早从那里接触到数学最前沿的课题。”

  胡国定至今仍记得:“当时教育部的领导曾对我们说,南开数学所的‘学术年’真正体现了开放的方针。中国数学开始和国际接轨,向数学大国迈进。在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数学的衔接过程中,陈省身先生功不可没。”

  数学大国之路的坚实一步

  1996年,中国数学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学术年”活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于为中国数学界打开了打量世界的窗户,而且为中国数学界培养储备了一大批人才。有媒体赞誉,陈省身是“全国数学研究生的总教练”。

  吉林大学教授王柔怀感慨:“南开数学所开放办所的方针,鲜明地表现她是我国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大潮的产物。可谓是得天时顺人心!”

  10多年来,到南开参加学术活动的研究生和青年数学工作者达1200余名,在国内一级杂志以及世界权威性的书刊上发表论文约300篇,出版一批有关专著和研究生教材。这些丛书、专著和教材都是南开数学所在学术年中取得的成果。作者中既有著名的国内外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生。

  通过学术年活动,一批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研究生被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回忆说,“当年有个硕士生洪敏纯,由于意大利著名数学家Giusti在南开数学研究所系统讲学的启发而完成了题为‘变分法中的存在行与部分正则性’的论文,受到Giusti等著名数学家的重视。在1986年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有两个45分钟的报告都引用和介绍了这个成果!”

  很多参加过学术年的人都深深感念从中所受的教益。武汉大学教授齐民友说:“对于许多人,特别是身居内地的青年人,感到最为难的事仍然是比较闭塞,因为到国外数学中心学习考察的机遇毕竟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在当时,许多研究生要听到一门好课程都很困难,而在南开不仅能够聆听国内外一流大师们的演讲,还能和许多卓有建树的中青年数学家共同研讨,真可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现在,活跃于海内外数学界相当多数的中国的中青年数学家,都曾得益于南开数学所的学术年活动。”如今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张伟平当时就是几何拓扑年的受益者。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协助陈省身一同创建起南开数学研究所的南开大学原副校长胡国定认为,中国数学界在陈省身等人的带动下产生了开放、交流的新气象,这正是改革开放精神在科教界的生动体现。

  转眼间,改革开放已“三十而立”,中国数学完成了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从“学术年”走出。许多负笈海外的青年才俊和国内培养的数学家也迅速崛起,世界数学发展的许多前沿阵地都活跃着中国数学家拓疆驰骋的身影,填补着数学上的重要空白领域。

  南开数学所现任所长龙以明说,中国“文革”结束后的数学复兴到今天在国际的地位,没有陈省身,是无法想象的,他是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数学之所以比其他学科进步更快,陈省身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张恭庆不止一次这样感慨。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数学研究在国际数学界地位得到认可,“希望中国成为数学大国”的陈省身猜想得以实现。

  “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实现了陈省身先生当年提出的‘21世纪中国数学大国’的要求,今后的目标是成为数学强国。一个数学强国应该在多数数学领域具有大师级的数学人才和众多的深刻的科研成果。这正是我们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龙以明说。

  21世纪,“陈省身猜想”已经破解,而续解“中国成为世界数学强国”的事业则刚刚开始……

 

编辑:冀宁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巍巍南开105】南开校友总会...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建校...
【巍巍南开105】第七届全球南...
【巍巍南开105】南开系列学校...
【巍巍南开105】《大学生》杂...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中...
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一...
南开大学联合中国邮政推出建...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成立4...
【巍巍南开105】《人民日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