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翠翠)为进一步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本年度商学院依托专业竞赛平台不断扩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具有商学智慧的学生。
用一体化的思路保障路径实现
经过多年探索,商学院已经形成了学院领导统筹、团委牵头、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运营的一体化的专业竞赛育人路径。
为保障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专业竞赛的积极性,学院将专业竞赛指导、评审等加入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工作量的重要部分。
专业竞赛育人的重点在学生,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院依托学生科技发展协会,形成了专业竞赛扫盲、专业竞赛经验分享、专业竞赛组织的学生全程参与的竞赛平台搭建。进入到全国赛的团队,学院也为其提供经费支持、集中培训与指导等,为学生提供通畅的参与专业竞赛的路径。
用喜人的成果形成育人的动力
目前,香港会计师公会商业案例分析大赛、“毕马威杯”管理案例分析大赛、SYSBS-IVEY全球商业案例大赛等9个专业竞赛平台成为商学院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的竞赛平台,每年的参与人数高达400人次。
一体化的竞赛育人模式也促进了专业竞赛的成果转化,2018年度共有28人次在专业竞赛中获奖,其中16人获国际商业案例大赛奖项。喜人的成果有效的激励了更多学生参与、更多老师指导专业竞赛的热情,利用标杆效用带动良性循环。
用试错的经历培养学生商学智慧
2016级国际会计的胡濒午今年获得了香港会计师公会商业案例分析大赛全国优胜奖,她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华为财务精英挑战赛、贝恩杯、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等多个专业竞赛,但是大部分结果都不尽人意。
“但这些经历让我对竞赛和商业实战有了基本认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和逻辑,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学会不断试错。”胡濒午说到。“商科和管理学本身的特性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够学以致用,专业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也是这样的一些积累让我们拿到QP比赛的优胜奖。参加专业竞赛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全国以及国际舞台上,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向世界发出南开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