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婧)近日,化学学院“成长计划”高数复习讲座在主楼412举行,讲座由学业导师团朋辈导师2015级本科生周兆筱主讲,200余名2017级学生参加,座无虚席。“成长计划”系列讲座是化学学院“1+2+3”学业指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指导体系始于2015年,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完善,已形成一套集科学性、专业性、开放性于一体的适合理科学院的学业指导模式,并在学生的学业指导中收效显著。
聚焦“1”个学业困难群体,纵深推进精准帮扶
化学学院学生基数大,课程难度大,高年级本科生获得学业警示、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比例相对较高。为此,学院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学业预警及帮扶机制,将学业指导的关口前移,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便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预判,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适应性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摸底排查,锁定主要帮扶群体,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持续关注,促进其学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整合“2”个线下帮扶团队,引导学生自我服务
“1+2+3”学业指导体系线下帮扶团队由学院高年级朋辈学生导师及专业教师组成,其中朋辈导师占绝大比例。朋辈导师是从高年级遴选而出的学业优秀个人。每学年初,学院发出朋辈导师招募通知,在收到报名简历后对其进行甄选,并在微信平台推送朋辈导师个人简介、擅长科目和导师寄语,供报名参加辅导的同学进行自愿选导。根据报名情况,每个朋辈导师以8—15人不等组建小班级,导师负责班内的学风的建设,一对一解答和团体自习形式的科目辅导,以及期末的小组考核。每个期中及期末前,学业导师都会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举办“成长计划”集中讲座,帮学生梳理学科知识点、讲解历年考试经典例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备考。
专业教师团队主要是由班级专业班导师、专业课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每学期通过学生会举办的“新生讲堂”、“公能会客厅”专业前沿讲座、学术沙龙及期末答疑讲座等对学生进行专业及学业指导。
打造“3”个线上帮扶平台,促进指导因势而新
“1+2+3”学业指导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现代社交方式,建立了3个开放式指导交流平台。一是推出新媒体专业课程视频,跟进学生课后复习。学业导师将自己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与体会,结合课本知识点和典型例题,按照章节拍摄成辅导视频,并按照大一新生的课堂进度定期在“NK化学家”的“学海泛舟”专栏板块推出,助力学生深层次、全方位消化课堂内容,拓展知识面。二是建立学业指导资料库,方便学生随需随取。每学年在百度网盘、年级QQ群存储、分享和更新学习课件、复习资料,供学生随时学习查找。三是建立线上学习打卡制度,建立学生自我监督机制。由学生会会统一组织开设学习交流监督QQ群、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打卡,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并积极在线上开展告别“手机君”、各科优秀笔记评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氛围。
目前,“1+2+3”学业指导已成为学院立足实际、唯真求实、服务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促进院内学风建设,实现学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悉,学院还将继续加大学业指导体系的宣传力度,通过更健全的保障机制,更优化的线上线下平台,更多的院内外资源整合,进一步助力学生学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