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南开教授主持“艺术•设计唤醒城市”圆桌论坛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6-10-06 11:25

  南开新闻网讯 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大型年度文化项目、国际A类创意设计活动“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今年首次设天津分会场。作为首场学术重头戏的圆桌论坛“艺术•设计唤醒城市”9月26日在天津C92文创园6号大艺工场成功举行。

  该论坛由桑菩景观艺术设计和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承办,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设计系主任薛义学术主持,邀请了京津两地著名艺术家、设计师,跨专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者等50余位嘉宾和天津各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设计机构负责人代表共约100余位嘉宾莅临论坛,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理想城市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与设计应该如何营建浸润当下的中国城市。

  论坛围绕着经典艺术与城市气象、设计基因与城市性格、艺术如何柔化城市空间、设计改变城市与生活的路径、艺术教育与城市设计再造、艺术与设计唤醒城市的经典案例分享等6个议题展开了开放多元的热烈探讨。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徐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沈立岩,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天津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王学斌分别致词,对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进入天津,并举办议题高远,关注城市生存品质的高水平论坛,表达由衷的欢迎与期待。

  随后7位嘉宾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嘉宾演讲内容多元丰富,观点鲜明犀利,从不同专业视角反思和强调艺术、设计与城市形态,与人居环境、空间品质的内在人本关系,强调人文情怀、艺术品质与城市人文景观环境的构建意义及方法路径。

  其中,天津大学设计总院设计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顾志宏发言题目为“新印象主义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唤醒”。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景育民发言题目为“让艺术设计唤醒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思考”。他们的演讲内容,分别从建筑设计、公共雕塑艺术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独特的创作案例出发,讲述城市、建筑,既是人类栖居的场所,亦为城市中最大的装置艺术,如何从不同角度把握人们对于美的认知特点,把握印象在设计中的作用,把握非建筑手法与建筑手法的融合,创造独具美丽、展现文化、唤醒城市的建筑艺术、公共景观艺术是我们探索与实践的主题。

  景育民教授用当代雕塑艺术话语的形态语言,创作了许多呼唤着人类在城市文明进程中与艺术、生态和谐共生的创意主张,其作品介入城市、植入人居环境,有效拓展传统审美形式内涵,增强了文化景观识别性和普世意义。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艺术管理系主任、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副主席张蓓荔的发言题目是“国际艺术节助推城市文化精神的提升” 。张蓓荔教授列举国内外如萨尔斯堡、维也纳、爱丁堡及香港、上海等著名艺术节不同的形式内容,强调国际艺术节对城市的文化价值、意义,对城市精神气质的形成和影响。同时从艺术节所融汇的声、形、色、舞等独特的形态与场域活力,对城市空间场域系统化、人文化营造有许多启示。

  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博士、副教授吴立行发言题目为“设计+艺术+社会=?”。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丁肇辰发言题目为“未来生活方式与城市”。两位教授的发言内容,均对“设计”提出反思。丁肇辰对设计中的最后一公里所缺失的人文情怀与情感细微关爱,提出思考,反思我们是否已“过度设计”。吴立行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应该培养懂得如何通过设计思维来实现自身的完满与社会幸福的人。生活的需求需要被设计妥善解决,社会问题则需要立足于一个新的设计观点来解决。关于设计的未来与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的设计观将是立足于“为谋求公共利益与公共福祉”而非“5%的金字塔尖人群”的需求或是商业性质的“媚俗设计”。新设计观应该是保证了功能与个性之外的人情关怀设计。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美学学会会长周志强的发言题目是“生活美学与都市——都市艺术景观的文化逻辑”。他从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角度,提出了“设计伦理”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由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主导下的“解放性压抑”的时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往往以宏大和精致的形式承诺美好与庄严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总是延迟到来。于是,景观主义的美学,往往会与这种解放性压抑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空壳化的壮美或精致。在他看来,景观设计的这种趋势,必然会导致“设计的千篇一律的个性”。他从城市失范理论、城市合成理论和城市亚文化理论角度,分析了现代城市的基本文化景观,并提出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3种不良倾向。而如何构建富有生活美学意义和真实情感表达的“艺术群落”,而不是一味求大求美,走出资权主导的市场模式,乃是今天中国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课题。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的发言题目是“注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艺术设计价值”。他从3个方面论述设计如何让城市变的更美好,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不断以各种创意设计缔造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推进,离不开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与设计创新,前瞻的艺术设计将带来城市的全新气象,艺术设计将塑造全新的城市品格。在当下中国,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呼吁全社会对艺术设计价值的广泛关注,并强调,社会进步取决于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则取决于源源不断的创意支持;一个社会如果创意枯竭了,其科技发展就会停滞,组织与制度就会僵化,发展与进步就难以实现。

  本次论坛的主题与议题,广受与会嘉宾的关注和热议,在3个多小时的论坛中,虽然嘉宾专业背景不同,但不同领域的交流、碰撞却达到了目标和愿景的高度一致,产生了振动扩散效应。

  与会嘉宾、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康军感言:这次论坛亮点是一个“唤醒”。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意产业新概念引进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环境下发展的,也是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并举的情况下发展的,势必对管理层带来许多困惑。所以,需要集中一些跨学科精英学者的声音“唤醒”城市管理和经营者,同时也要唤醒各方面的从业者,让整个城市都对艺术、设计这两个城市发展软实力有清醒的认识。

  康军认为,顶层设计已经对我国经济效益提出了“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以及提倡“工匠精神”,提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本次论坛的举办正当其时,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设计产业发展指导精神的务实而有力的行动。本次论坛在文创界、艺术设计界范围之内,造成了结构性、逻辑性的思考与影响。它唤醒了城市的美学追求,也唤醒了天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次论坛需要永久性,不定期举办。

  南开大学设计学研究生项斌会后感言:“艺术、设计唤醒城市”,一句很简单的话,确是很值得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每一位规划者、设计者、决策者去思考与警醒!“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好的城市环境带来舒心的生活,暴戾的环境只会让人心生厌恶、产生负能量。抛却专业界限的限制,转换思考的角度,重新看待城市问题,懂城市、关怀城市,使城市有“脾气”、会“消化”、有“笑声”是本次论坛带来的最大启示,激励我们后学的责任感!

  论坛承办及学术主持薛义教授在谈到论坛主题与议题拟定时说,没有比城市更大的人居问题影响左右人的生活,影响、滋养人的性情与心灵。在当下的中国,城市扩展已丧失了文脉和好山好水的原生态基底,丧失偏离了规划建设的初心与美好愿景。但城市,是人类不断推进文明、不断创造人文景象的载体,而每个文明阶段或时代又都对城市有着不同的改变和时间的诠释。在众多对城市定义和影响因素中,艺术与设计,既是创造改变城市精神品质之魂,更是显现城市特质的直接形式法则和视觉印象。当下中国城市与生活应该是什么样?艺术与设计应该如何营建浸润当下的中国城市?如何承载寄托思想和文化的诗意栖居地?这是本论坛主题诉求和希望引起关注与改变的目标。

  薛义教授认为,论坛主题受关注热议,引起广泛思考探讨,深层次说明,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缺失人文科学系统性、结构性的逻辑关系,更缺失崇高的人文情怀关照城市、塑造城市的策略和法规,缺失战略性决策议程与法规。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进入天津,对扩大和加强京津两地艺术家、设计师和专家学者更紧密的交流与协同创新,特别是聚焦艺术、设计在城市形态、建筑相貌、空间场域,所𠄘载的重要人本情怀与品格精神做专项议题探讨,将对中国城市的特色建设、友好建设、美丽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论坛最后,在场嘉宾共襄“艺术•设计唤醒城市天津倡议”,并拟出版《艺术•设计唤醒城市系列丛书》。

  据悉,“艺术•设计唤醒城市”论坛将定期举行,成为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决策运营者,立言、传道、解惑的智慧论坛。

  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京举办的国家级大型年度文化活动项目和国际A类创意设计活动,由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自2009年首届创办起,至2016年共举办了7届。设计周每年吸引参会设计师、机构代表、学术专家超过2000人,注册媒体百余家,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周和首都具有国际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文学院供稿)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
光大传统 “智”向未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