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南开大学隆重表彰在教学育人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我们特刊载表彰大会上5位获奖教师代表的发言,集中展现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期凝聚榜样力量,弘扬尊师风尚,激励全体教师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数学学科的史永堂,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表彰大会。明天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17个教师节,能够获评卓越教学奖并作为代表发言,非常荣幸,更是非常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16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努力去做一名好老师。以下是我的个人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教育强国,教师何为?教师要从我做起,在平凡的教学中尽到立德树人的责任。
从我做起,就是要从“做学生的引路人”做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校党委“三全育人”格局和“大思政”工作体系的引领下,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作为数学科学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我积极构建“问题导向-项目驱动-多方融合”的教学育人模式,将新生研讨课、省身班座谈会等多样化的师生交流项目贯穿于本科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去年的新生研讨课为例,我们组建了书记院长牵头,包括郭少明教授等高端人才在内的教师团队,与新生面对面交流。课程结束后,组织师生总结研讨,3场研讨会、100余条的师生建议、20余条的特殊学生情况反馈,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教学的卓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偶然,而是一群教育者用爱与执着浇灌的必然。
从我做起,就是要从“讲好一门课”做起。教学是教师的主责主业,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为适应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的迅猛发展,我于2021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离散优化”课程。几年来,我始终在思考如何让课堂不止于知识传递,更加成为思想碰撞、价值引领的场域。我们边思考边改革边实践,出版了教材,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一批批优秀学生进入这一领域深造学习。在刚刚公示的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中,我们的课程成功入选。
此外,我的研究生课程“图论”始终坚持课程育人理念,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开设20年来,已为国内外组合图论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从我做起,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交叉意识”做起。扎实的科研思维训练和开放的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并积极推动应用数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我坚持开设省身班讨论班,引导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多名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2025届省身班学生甘杭鑫,获得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优秀项目特等奖,并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运筹学博士学位,成为近年来学院本科生赴国外顶尖高校深造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的少数几人之一。
另外,我们参与申报的教育部学科突破先导项目已经获批,接下来我们将在“智能制造组合优化算法”领域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获奖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鞭策和责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的标准为指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当品行高尚的“大先生”。我们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 的引领下,培养更多具备公能日新精神的南开人。我们要沿着陈省身先生“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这一办学宗旨的指引,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拔尖人才。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愿我们共同深耕在育人沃土,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共同书写南开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