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0周年侧记
南开新闻网通讯员 邱丽娜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南开大学田家炳音乐厅内灯光如昼,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近500名团员都在为一个“庆生会”忙碌着。5月4日至5日,“五四”青年节之际,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接连登上天津大礼堂、国家大剧院舞台,庆祝建团30周年。“美丽的南开我的家,我用一生去爱她……”当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台上台下年龄跨越30年的团员们眼含热泪。
2025年5月4日,合唱团在天津大礼堂举行建团30周年专场音乐会
这支由南开大学各学院普通学生组成的学生艺术团,用30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奇迹:从1995年毕业晚会的“临时合唱队”,到斩获20余项世界级金奖的“冠军团队”;从排练室里的稚嫩歌声,到将中国戏曲、中华武术、民乐融入合唱的“中华文化使者”……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以下简称“合唱团”)用歌声讲述青春、用音乐点亮梦想,成为南开这座百年学府以美育人的一张靓丽名片。
初心薪火相传 她与合唱团的三十年坚守
提到合唱团,那个温柔而充满力量的名字,成为新老团员们共同的记忆。
1995年,为在送毕业生晚会上演唱《南开校歌》,时任南开大学美育教研室教师的孟超美主动请缨,从当时参加军训的大一新生中“抽签”选出60人组成一支临时合唱团。三十载春秋流转,这位被学生称为“孟妈”的指挥家,让喜爱合唱的种子就此在南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995年,合唱团首次公开演出
从偶然“成团”到站上冠军领奖台,合唱团常任指挥孟超美教授带领同学们开创了融合中华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的中国高校学生合唱的新路,将有表演合唱演绎得炉火纯青:京剧与合唱完美融合的《盛世梨园情》、神鬼为之啼泣的《霸王别姬》、替父从军的巾帼传奇《花木兰》、忠义刚正的励志篇章《精忠报国》……一次又一次地将世界打动,让这支业余合唱队伍成长为多次在国际合唱比赛中问鼎巅峰、卫冕王座的荣耀团队。
三尺讲台育桃李,艺教传馨映初心。孟超美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以文化人、育人兴文,积极践行艺术教育的思政职能,在教学中注重选取传统经典和民间佳作加以创新,让艺术课程的内容设计激励奋进、反映时代、歌颂理想、赞美人性,以人文艺术魅力和音乐效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涵养当代大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从教40多年来,孟超美教授将知识讲授与审美培养、艺术鉴赏与美育实践相结合,开设“合唱与指挥”“歌剧艺术”“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等课程,出版《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世界歌剧画廊》《民族音乐之根——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等专业教材,探索了一套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合唱团常任指挥孟超美教授
孟超美教授曾获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指挥奖,当选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2019年9月20日,首届南开大学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颁发,孟超美教授获此殊荣。这是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教师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奋战在教学一线、德艺双馨的艺术教师的最高褒奖。
坚守文化传承 凸显意蕴深厚的“大学之道”
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发展、延续的精髓和灵魂,独有的文化气质,更是一所大学内在品格的最佳诠释。
“这么多年,合唱团同学们从来没有喊过累,这就是‘越难越开’的南开精神给予我们的力量。”孟超美教授如此总结合唱团的日常训练。每周1天9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年均20余场演出、足迹遍布五大洲的20余个国家……30年来,合唱团早已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融入血液,“美哉大仁、智勇真纯”的南开气质内化于歌声中,传唱着独属于南开人的精神力量。
在校内,迎新生晚会、送毕业生晚会、新年音乐会,合唱团用歌声传递着南开精神的博大精深,唤起了一批批南开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热情;在海外,他们凭借着精湛的合唱技艺,传递南开气质、传播华夏文明,传承了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文化基因,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大学生风貌的重要窗口。
合唱团举办2023年“梦圆南开”迎新音乐会
在2002年韩国釜山世界合唱比赛,合唱团凭借《盛世梨园情》一举夺冠,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世界合唱比赛的上空。“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国旗会因我而升起!国歌会因我而奏响!我为我是南开人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当时团里年龄最小成员杨光眼含热泪、激动不已。
2002年韩国釜山世界合唱比赛,合唱团演出《盛世梨园情》
自此,合唱团开创“有表演合唱”新模式。《天地太极》《哪吒闹海》《霸王别姬》《花木兰》《精忠报国》《版纳音画》……一路走来,合唱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合唱,形成了独特的“南开现象”,向世界展现了南开大学艺术教育的非凡成就与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将南开大学的名字镌刻在了世界合唱历史的丰碑上。
合唱团还多次受教育部等委派举办或参加重要外事演出,远赴伦敦、格拉斯哥、罗马、华盛顿、纽约、莫斯科、马德里、巴塞罗那、里斯本、古巴、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金边等多地表演。2010年3月,合唱团赴莫斯科参加“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唱响《我的祖国》,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理普京一同观看了演出。
2010年,合唱团赴西班牙参加“汉语年”开幕式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时,合唱团师生向总书记汇报,“我们的《精忠报国》刚刚在巴塞罗那金色之声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全场总冠军,希望有一天能唱给您和全国人民听”,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2018年,合唱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金色之声国际合唱比赛表演《精忠报国》
用歌声传承中华文化,用表演展现文化自信,是合唱团一直以来的使命。30年来,合唱团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连续6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4次在国际赛场上升起国旗、奏响国歌,在高校学生合唱团中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普及高雅艺术 探索高校美育的实现途径
作为文艺类学生艺术团,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的美育功能正是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在将艺术理论应用于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创新。
合唱团特别注重对中外古典和传统音乐的再现,又积极演绎反映时代主题的现当代作品;中国民谣、西方经典、流行摇滚、现代流派样样在行,成长为一支作品涉猎广泛、风格演绎独到、技术纯熟精湛的高水平大学生合唱团体。
在建团30周年之际,合唱团连续2天举办专场音乐会,再次呈现在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金奖冠军的有表演民谣合唱作品《盛世梨园情》《霸王别姬》《花木兰》。中国戏曲、武术、民乐等文化元素“跨界”融合于合唱表演之中,以全新的合唱理念和表演形式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2025年5月,合唱团在天津大礼堂表演《霸王别姬》
2025年5月,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表演《花木兰》
《霸王别姬》中虞姬扮演者、南开大学2012级校友周钰洁说:“如果不是合唱团,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京剧,感受京剧的魅力。作为南开人,我们更有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作为一支业余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始终坚持用专业标准打造高校美育文化的标杆。团员们在提升自身艺术水准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成为南开园中普及高雅艺术的文化使者,用音乐和歌声的力量,将这种对美的追求传递,顺应高校学子欣赏美、追求美的文化诉求,同时也彰显了高雅艺术之于人格塑造的强大生命力。
合唱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将用歌声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化为一种自觉。除了参加各种比赛之外,合唱团还会积极参与演出活动,在国家大剧院,在北京音乐厅,在中山音乐堂,合唱团用歌声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都爱上南开、爱上天津、爱上中国。
2024年9月,合唱团作为唯一受邀的大学生艺术团体,参与天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交响音乐会演出
每次出国演出,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参观的广场、就餐的饭店、入住的旅馆、等候的机场等,合唱团都能随时“开唱”。合唱团团员、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袁嘉记得,在一次出国比赛途中,他们在吉隆坡机场转机时偶遇一架钢琴,大家即兴演唱了合唱团的传统曲目——民谣合唱《盛世梨园情》,吸引了非常多的国外游客围观,“当时,游客们都惊叹,中国的音乐这么好听,太美了!”大家都纷纷鼓掌,为他们点赞。那一刻,每个人都骄傲万分。
落实立德树人 打造熠熠生辉的美育名片
为庆祝合唱团建团30周年,五百余名老团员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地重返南开。1995级校友黄萌辗转飞行十余小时从美国归来,脸上不见疲惫,只有兴奋:“感谢合唱团让我在南开有一个家!”2003级校友郑凯月从韩国归来,动情地说:“每当唱起熟悉的旋律,我就觉得我还是当年那个18岁的小月。”
在密集的团庆排练中,已经毕业的老团员总会“见缝插针”指导大一新生,从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到每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掰开揉碎地讲。2012级校友杨雪晴回忆:“合唱团有‘传帮带’的传统,传曲目、文化、精神,帮和带也不只在合唱上,还有学习跟生活。我们刚进团的时候,学长学姐就是这么带我们的。”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坚守,让合唱团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合唱团是南开学子喜爱的明星艺术团,也是尽显南开文化特质的一张靓丽“名片”。它的发展深深扎根于南开校园,每位学生都能浸入其中,成为投入的参与者或忠实的倾听者,并获得精神满足和人生体悟。
在团员们心中,合唱并不曾囿于舞台,而是成为照亮人生的梦想之光。正如合唱团团员、郭嘉琳创作的诗歌《喜爱合唱》中所写的那样,“这歌声的中心是我们,我们30年不变的青春,和我们30年不变的心。”
2018年,合唱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金色之声国际合唱比赛夺冠
经过30年的发展,合唱团不仅是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之文化育人的排头兵,也逐渐成为学校培养德才兼备、“公能”兼济人才的标杆和榜样。
从电台DJ,到合唱指挥、青年钢琴演奏家、青年女高音家……30年间,合唱团共有16位毕业生走向艺术道路,在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合唱协会、天津音乐广播、天津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等组织任职。团庆期间举办的“卅载和鸣 声生不息”南开合唱精神传承音乐会,八支由合唱团毕业生创办的社会合唱团走进南开大学,近千人用歌声诉说30年来不曾间断的南开合唱精神传承。
拓展文化阵地 繁荣“公能日新”的校园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引领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是南开育人模式的特色所在,拓展文化阵地,繁荣体现“公能”素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一代代南开合唱人责无旁贷。
“今日湖畔放声唱、明朝建功在天涯……”每当合唱团唱起《美丽的南开我的家》,都会勾起南开人无数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认同,仿佛依旧可以嗅到马蹄湖边荷花的清香,重回新开湖畔与大中路旁的青春岁月。
迎新晚会、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毕业歌会,这些南开园中万众期待的主打品牌活动,是合唱团在特殊的人生节点和时间转弯处为所有南开人奉上的情感慰藉,也是南开园中独有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南开人心中。
2023年6月,合唱团参加“聚散天涯 依依南开”南开大学2023年毕业晚会
作为南开大学优秀集体和文化阵地,合唱团的示范带动作用与辐射效应不断得到呈现。万众瞩目的“校园十大歌手”,尽显“歌神”风采,各路才子争霸舞台,群英荟萃,每年的初冬都将成为南开园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南开大学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成为多年来辐射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群众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在校园文化的熏染和陶冶中,南开学子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文娱活动的参与热情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4年9月,合唱团参演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合唱团排练厅的墙上挂满历届团员的合影,有初期团员青涩的笑容,也有远征海外夺冠时的欢呼瞬间。从渤海之滨到世界舞台,合唱团用30年证明:当艺术真正融入血脉,歌声便能超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成为高校美育浸润的重要力量。
合唱团在艺术道路上步履铿锵的30年,离不开南开大学对艺术教育用心用情的倾注,离不开广大艺术家真诚无私的帮助,离不开千余名师生日复一日的坚守。如今,合唱团已蝶变成南开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展现南开大学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育人的南开担当。
春华秋实三十载,“而立之年”启新程。“站在30周年的新起点,合唱团将持续做南开美育的靓丽名片、做艺术教育的传播者,让歌声飞得更高、传得更远,在更多更大的世界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孟超美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