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下到云端 思政课堂版图越来越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李华锡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著名演员刘劲、特型演员黄薇、南开大学学生代表等以话剧形式演绎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时男扮女装演话剧、在南开大学时期成立觉悟社、新中国成立后三回南开等鲜为人知的故事。田嘉硕/摄
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
在活动现场,奥运冠军、文化名家、平凡英雄、青年榜样、国际友人,用自己的故事给现场的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与此同时,在技术的加持下,这堂思政课通过网络平台飞越校园,让全国各地更多的师生深受震撼、启发和思考。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如何让“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红色资源”滋养更多青年学生,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些年,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让思政课堂走出教室,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设。应该说,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共识。不过,“当前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困境”,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贤明说,比如,实践教学面临内容缺乏地域特色,内容时代感不强,实践活动形式和实践成果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学生实践成效跟踪困难等。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应对?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闫长丽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该学院正在北京市丰台区进行这样的尝试,根据丰台区的特点和学校的专业优势,组建了10支丰台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示范课程建设队伍,将实践基地的特色资源转化为“大思政课”育人资源,制作完成10套丰台区校共同体教案,上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突破时空界限,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结合。
据了解,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是面向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实践案例等资源支持的数字化平台。“数字地图”已有1498所高校入驻,汇聚了全国各省份10大类别22个主题4825个实践基地点位实践相关活动、案例和教学设计。
这种“汇集+共享”的思路得到了很多学校的支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能较为有效破解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林贤明说。
林贤明介绍,福建有丰富而独特的地方资源,“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有红色资源优势,因此,学校开发了“红色八闽”实践课程,配套《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实践教材,制作英雄、事件、旧址3个系列共50个视频素材。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线下实践与云端共享相结合,让那些来自火热一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成为更多学校和师生的教学素材。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新生认为,强调思政课走向社会实践,是为了让老师和学生通过深入了解社会而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因此应当带着问题“走出去”,再带着问题“走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理性问题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持,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大家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这样一来,思政课的理论,就从“老师告诉我的道理”变成了“我所理解的道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践课教研室主任尹胜君介绍,在实践课建设之初,学校便率先提出依托知识图谱技术,将理论课知识、实践课案例、铸魂育人图谱融通,破解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精准匹配了实践资源991个,累计13.1万人线上全流程学习。
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汇集云端,不仅拓宽了更多教师学生思政课实践教与学的素材,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造‘生育生’担当式实践课,”尹胜君说,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学生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作业的同时,每名学生要用vlog记录实践成果,学生完成的优秀项目形成案例,纳入到课程平台“生育生”案例视频库中,供下一届学生学习,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由情感共鸣,向同向同行、主动作为发展,使爱党爱国的价值理念不仅入耳入眼、更要入心入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当思政课与现实结合起来时,课堂从教室走到了广阔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引导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当“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今年,已经有5000名师生组成了500支实践团队分赴全国200个地级市,围绕基层治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主题开展实践调研。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则以北京的长安街为中心,西起石景山,东至通州。在天安门、首钢园、通州区、李大钊故居等地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从教室到世界,思政课“大课堂”版图越来越大……
一个敬礼,两代人报国情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玉洁 见习记者 曹伟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来自武警新疆总队的阿斯哈尔·努尔太正在向父亲的照片敬军礼。田嘉硕/摄
阿斯哈尔·努尔太经常对记者讲起两个瞬间。
第一个瞬间是1998年6月26日,一次缉捕暴恐分子的任务中,阿斯哈尔的父亲,新疆反恐警察努尔太·安尼瓦尔别克牺牲。阿斯哈尔当时只有两岁,父亲在他记忆中仅留下“模糊”的印象。
第二个瞬间是在2018年7月。22岁的阿斯哈尔在武警部队服役,当年,淮河流域遭遇洪涝灾害,救灾的队伍马上要出发,阿斯哈尔却发现抗洪出动名单上没有他。他很激动,抄起一张纸,迅速手写了一张“请战书”,申请赴前线救灾。
跨越20年,阿斯哈尔在这个瞬间,才“彻底理解”父亲当年的选择。请战书上,他用稚嫩的字迹表明心迹:“如今灾难来袭,侵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民水深火热,我为兵怎可置身事外,愿请战,为人民为祖国请战。”
9月21日晚,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阿斯哈尔又说起那一刻他对父亲的理解。他说,父亲的英勇战斗看似是一瞬间的决定,但“对于一个参加过40多场战斗、追捕过130多个罪犯的警察,面对危险挺身而出,就是他的本能”。
阿斯哈尔曾无数次埋怨父亲。小学二年级,学校布置命题作文“我的爸爸”,他只能写照片里的爸爸。在南开大学的舞台上,一名小演员演绎出童年时他的心声:“我不懂,战友比我和妈妈还重要吗?”
会场里,一个慈爱的画外音回答:“等你长大了,就会懂得爸爸牺牲的意义。”
“这段对话,我梦见过无数次。”阿斯哈尔说。
只是,在现实中,他得不到清晰的回答,只能通过一个个瞬间寻找答案。
小时候,他和堂弟去服装店买衣服,堂弟挑选的是奥特曼,他一眼相中了迷彩服,“因为那是爸爸的颜色”。2015年高考报志愿时,他希望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但母亲考虑他的安危,不想让他走上这条路。他理解,但还是把5个志愿全填报上“法律”专业。在他看来,这是为他日后成为人民公安作准备。后来他被南开大学法律系录取。2017年,大学生征兵季,他再次提出参军。这次母亲同意了。在特战队,他放弃做更有英雄光环的狙击手,选择做排爆兵,“就是希望在面临任何危险的时候冲在第一线”。
2017年参军前夕,南开大学组织8名新入伍大学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8名学生一致决定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当年9月23号,习近平给8名大学生回信,对他们从军报国的志向激情感到欣慰,勉励他们施展才华,淬炼成钢。
服役满两年后,阿斯哈尔回到南开大学完成大学学业。2021年毕业季,他再次把目光投向军营,报名参加了武警新疆总队指挥管理岗的直招遴选。
如今,在武警新疆总队任职3年,他的脚步与父亲的脚步有了更多重叠。
每逢佳节,他总是在机场巡逻,看着来来往往的乘客,见证家人相聚、爱人相拥,想到父亲曾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圆”。“我们职业在社会发展中起这种基础性的作用。”阿斯哈尔说。
在哈萨克族传说中,“阿斯哈尔”是一座雄伟的高山。阿斯哈尔的家族中从戎者多。“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像父亲、爷爷那样的人,能够继续为新疆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对记者说。
他喜欢读南开大学先贤英烈事迹,对张伯苓老校长“以子许国”的故事印象尤其深刻。2019年,他两年义务兵役满后返校,在校园进行爱国主义宣传。现在,他又以南开大学毕业生、武警部队现役警官的身份回到校园,以亲身经历去影响青年。“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他说。
重回校园,他想对现在的年轻学子说,“如果你一开始就决定追求什么,你就坚定追逐下去。”
父亲牺牲时年仅29岁,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这枚勋章一直在阿斯哈尔的母亲那里保存着。回新疆工作前,母亲把这枚勋章交给了他。他觉得,其中饱含着母亲的期望。
9月21日晚,借由AI技术,阿斯哈尔父亲的照片动了起来。照片里,身穿绿军装的努尔太·安尼瓦尔别克朝儿子微笑。阿斯哈尔转身,面对屏幕上的父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爸爸,您的儿子长大了,也成为了像您一样的男子汉,成为了像您一样的铁血卫士。”借助新技术,照片里的父亲向他回敬军礼。
“爱国三问”的新时代回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面向师生再次发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点燃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今更是对当代学子的有力鞭策。田嘉硕/摄
首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数字人方式“现身”校园。身着长衫、两鬓微白的“张伯苓”对同学说:“新学期开始了,跟往常一样,我来看看同学们。”现场掌声雷动。
“老校长您好,我是现在的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我代表全校师生欢迎您回家。”9月21日晚,南开大学,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借助AI技术,跨越百年,南开两任校长同框。
陈雨露说:“向您报告,重温重答您提出的‘爱国三问’,已经成为南开每年开学典礼的传统和震撼。”“张伯苓”连连点头。
南开学子回答“爱国三问”
时间是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始业式”上,张伯苓校长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回头望,大浪滔滔,从历史风雨中走来了千万中国人。
如今,改革开放辟新篇,我国正大步迈向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新征程、新使命、新诗篇。9月21日晚,站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大思政演讲台,陈雨露与“张伯苓”隔空对话,共话南开之变、教育之变。陈雨露再次发起“爱国三问”。在南开大学的礼堂里,台下4000多名南开大学学生,齐声回答:“是”“爱”“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这让张伯苓的孙子张元龙感慨不已。看到了爷爷的面容,“感觉非常亲切”。他回忆爷爷的往事:张伯苓在临终前没有留下存款,家里只有几块钱和两张车票。张伯苓多次嘱咐晚辈,只要国家需要,一切都可以奉献出来,包括生命。张元龙说:“我们将会把这种爱国情怀继续传承下去。”
爱国故事一脉传承,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口号成为了新时代强音。在南开大学,《诗教绵绵——为有荷花唤我来》《周恩来回南开》《爱国三问》《数理王国》等话剧年年上演,张伯苓、叶嘉莹等大师故事感染了无数青年学子。
前辈用生命注释“爱国三问”
跨越山河。9月18日,国家大剧院,致敬“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第100场公演正在举行。新时代的清华学子走上了舞台,把邓稼先学成归国、隐姓埋名、报效祖国的故事演给了更多的人看。
舞台上,“邓稼先”和科研人员们经过9次精算扫清了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障碍。他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咱们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一定要奔世界先进水平。”挺过了技术封锁、资料匮乏的困境,直到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主题曲在舞台上一遍遍响起。剧中邓稼先的饰演者、清华大学学生傅宇杰从2013年就加入《马兰花开》剧组,10余年的时间里他坚持演绎和传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深挚情怀,“在排演的过程中,我们与邓稼先学长的精神世界不断产生共鸣。”
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求学的本科生张恺南始终记得,大一初次观看《马兰花开》话剧时,剧中“邓稼先”站在天安门城楼下,远远望着国旗的那一刻,“也许他内心在想,我们后辈人是否还会记住他?”张恺南给出的答案是:“会,我们不仅要纪念他,还要学习以他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
在战火纷飞、救亡图存的年代,“你爱中国吗?”无数前辈们用奋斗和生命写下了“爱国三问”的生动注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今在壮阔的复兴航程上,爱国有了新的奋斗坐标。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时代呼唤响彻大地。
一代代青年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西部大开发、基层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一组数据记录着:2024年度在岗西部计划志愿者达8.3万人,90%以上服务岗位覆盖乡镇及以下单位;超过54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志愿服务,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建设发展带去新理念、新智慧、新活力。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首届毕业生,王良哲常穿着红色工作服,背着双肩包,装着厚厚一沓资料,走遍了作业区400多平方公里的井场。
王良哲承担着页岩油井区现场管理和动态分析工作,但井场141口水平井的产量不稳定,而页岩油开采难度大,无现成经验可循。王良哲和团队长期展开技术攻关,提升油田有效治理水平,让作业区从欠计划运行提升至超计划完成,产量持续上升。
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让王良哲愈发感受到,基层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大舞台,更是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他说,要在新疆安下心、扎下根,在戈壁绽放青春光彩,报效祖国。
担任多年学生辅导员,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合作发展部副主任的费葳葳从一代代青年身上看到,热血奋斗的青年是“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的最有力支撑:“他们把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融入了个人的职业选择,镌刻在了与祖国同行的奋斗和成长中。”
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历史巨轮滚动,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要接过接力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早已经画好了路线图: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张雪雅和同学们想要成为“龙芯”团队的接棒人。课堂上,站在讲台的授课老师正是“龙芯”的研发核心人物之一——胡伟武。而在胡伟武的学生时代,他也曾立志成为“龙芯”研发的接棒人。
故事追溯到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上竟没有找到一家中国企业。从此“龙芯”开启了中国芯片的研发之路,完成了从“龙芯1号”到“龙芯3号”的飞跃。黄令仪辞世之后,一代代年轻人接力完成“龙芯”开发,破解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受制于人的局面。“即使有一天匍匐在地,我也要为祖国洗刷掉这个耻辱。”黄令仪直击灵魂的话语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回响。
“我会更坚定地走在科研道路上。”张雪雅深有感触。在科技强国的奋斗路上,她看到一代代科学家开疆拓土,也为后来人引路导航,“满心敬佩”。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在青年团队中涌现:南开大学教授牵头完成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实验,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4岁,已研制和发射了“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卫星;武汉大学团队研制我国首个全球雷达正射影像一张图,向各行业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
9月21日晚,一颗颗带有独特编号的“小行星”在南开大学体育馆的大屏幕上闪过:“郭永怀星”,国际编号212796;“钱学森星”, 国际编号3763;“钱三强星”,国际编号25240;“樊锦诗星”,国际编号381323;“袁隆平星”,国际编号8117;“王大珩星”,国际编号17693……
“群星”闪耀,为在场的南开学子点亮了一条“追星”之路。南开大学合唱团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全场响起。
“同学们,你们是见证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一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任,落在你们身上。”站在舞台中央,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年近八旬的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说:“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向活动现场的上千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田嘉硕/摄
116年前的问题,奥运冠军给出新答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玉洁 安俐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奥运冠军丁欣怡正在进行艺术体操彩带表演。田嘉硕/摄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奥运冠军潘展乐上台演讲前与观众互动。田嘉硕/摄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巴黎残奥会冠军谭玉娇(右)、蒋裕燕(左)分享比赛和成长经历,台下观众纷纷拍摄记录。田嘉硕/摄
年轻的奥运健儿们来到了中国奥运梦开始的地方。
“100年前,张伯苓老校长的‘奥运三问’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中国运动员,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9月21日晚,在南开大学举行的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中,巴黎奥运会冠军潘展乐回应百年前的奥运梦想。陈梦、刘焕华、李雯雯、丁欣怡、吴愉、谭玉娇、蒋裕燕等巴黎奥运会、巴黎残奥会冠军也与南开学子倾情分享。
南开老校长张伯苓是第一位亲临奥运会现场的中国人。116年前,张伯苓曾在出国考察间隙来到第四届奥运会现场。当年10月23日,南开学校操场的外墙上贴出3幅用毛笔写就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位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支优秀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中国来举行奥运会?”
3个问题被称为“奥运三问”,流传后世。
在天津,在南开大学,关于奥运的梦想已经存在了至少100年。117年前的10月24日,在天津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典礼和颁奖仪式上,张伯苓以《雅典的奥运会》为题发表演说,提到“我国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公开建议中国组建奥林匹克代表队,也可以被看作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回应奥林匹克运动。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南开系列学校,并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在9月21日的活动现场,潘展乐等年轻运动员与历史对话。除了“奥运三问”,潘展乐还提到我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潘展乐说,刘长春1932年“单刀赴会”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背后是“山河破碎、国运艰难”的中国。“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自信满满,我们可以平视这个世界,可以和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并且拔得头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背后是强大的祖国。”他说。
本届巴黎奥运会,年轻一代的中国运动员在越来越多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冠并打破由其本人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选手首夺该项目奥运金牌。他也是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第一位获得男子百米自由泳奥运金牌的亚洲选手。1932年,是刘长春参加的那届奥运会。
赛后潘展乐发了一条微博,“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9月21日,在南开大学的活动现场,他说:“纪录就是要被打破的,垄断更是要被打破的。我是温州人,温州话里‘潘展乐’的发音就是‘破纪录’。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强者胜。”
在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102公斤级决赛中,23岁的中国选手刘焕华以总成绩406公斤夺冠,这也是中国男子举重大级别的首枚奥运金牌。同样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队勇夺集体全能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9月21日,中国艺术体操队运动员丁欣怡来到南开大学的活动现场,这个20岁的女孩爱笑,曾被媒体评论“笑着笑着就创造了历史”。
当年,在重视体育的教育家张伯苓看来,体育就像是人们彼此交流的特殊语言,能迅速激发出共鸣与热情,以体育人,育的不仅是体魄,更是一个人追求公正、尊重规则、团结包容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昂扬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内核。
面对南开大学学生,巴黎残奥会举重67公斤级冠军谭玉娇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7岁那年,一场疾病造成谭玉娇右腿残疾。小学6年,她没上过一节体育课。13岁,她成为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曾经连体育课都无法参加的我,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21年的运动生涯,她拿到了43枚金牌,21次打破世界纪录。“一次次超越重量极限之后,我也在超越着人生的边界。”
游泳运动员蒋裕燕被称为七金“飞鱼”。她在巴黎残奥会上取得了7枚金牌,破4项世界纪录,成为本届残奥会获金牌、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命运打破了身体上的平衡,但不能打破人生的平衡,意外也不能成为我虚度人生的借口。”9月21日,她在南开大学的活动中分享。
“鱼有一条尾巴,而我有一条腿”,她说,游泳给了她自信、勇气、人生的动力。她激励年轻学子“在水花飞溅中,坚定地划向人生的前方”。
“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一切从零开始。继续为体育强国和奥林匹克事业奋斗拼搏,是我作为中国游泳队一员的责任;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中国风采、中国精神,是我们青年一辈共同的使命。”潘展乐说。
1932年7月30日,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独自一人高举中国国旗入场。风雨飘摇之际,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能派出一名运动员。尽管刘长春因舟车劳顿,未取得理想成绩,他却书写了历史,赢得世界的尊重。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时刻的张伯苓曾激动地写下:“智力竞新,强国之鉴”。
近百年过去,如今,奥运会重新进入洛杉矶周期。年轻的中国奥运健儿们期待着,在洛杉矶刷新纪录、书写中国奥运的新篇章。
用更高水平“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本报评论员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校长张伯苓向学生提出著名的“爱国三问”。彼时,东三省已然沦陷于日寇之手,中华大地山河破碎,国家和民族处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境地。面对内忧外患,无数年轻学子心怀报国之志,一边学习知识技能,一边树立远大理想,前赴后继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战争年代,青年淬炼刚毅坚卓的爱国情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初心不改,正是对这“爱国三问”的响亮回答。
9月21日,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活动邀请思政课教师、南开大学师生代表、奥运冠军、文化名家、平凡英雄、青年榜样、国际友人等,通过“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传播性”的创新形式,同上一堂网上网下大思政课,启迪激励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回答好“爱国三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如何用好我国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上好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明确教育的目的。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张伯苓就曾写道:“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从本质上看,教育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个人的成就,也是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需要出发,牢牢把握时代方位。在这一进程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以实践引导青年。在思政教学中,没有不来源于实践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不需要理论指导的实践锻炼。对尚在校园的年轻人而言,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与社会现实“亲密接触”,才能对国家的现状、时代的脉搏有所实感,进而对书本中的道理和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逄锦聚年轻时种过地、做过工、当过小学教师、创办过乡村中学,他常说:“经济学家不应只做从书本到书本的教书先生,应当一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直到近年,他依然以年迈之躯带着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逄锦聚为榜样,教育工作者还应努力将思政教育贯通融入实践,引导并帮助当代青年扎根脚下的土地。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善用榜样的力量。那些秉持崇高品格、取得非凡成就、绽放人性光芒的青年榜样,在思政教育中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回信,肯定他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在今年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活动上,哈萨克族青年阿斯哈尔·努尔太作为这8名入伍大学生的代表现身说法,他所讲述的故事,正是一堂再生动不过的“国防教育课”。同龄人的身份,加上鲜活的奋斗故事,最容易激起青年的共情共鸣,用好这份力量,有助于推动青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与网络深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强调:“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当前,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与认识规律,有效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聚合作用。立足网络,大力推动“数字思政”新生态构建和体系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对年轻学子的吸引力,也能重塑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进而使其触达“网生一代”的视线与内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本质上看,将“大思政课”做大做强,就是为了给新时代中国青年鼓舞士气、指明方向,引导他们从“倾听别人的故事”到“谱写自己的故事”,在实干中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进而为一代代中国青年传承至今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将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原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4-09/23/nw.D110000zgqnb_20240923_4-0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