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乔仁铭 摄影 宗琪琪 吴军辉)11月5日,南开大学校院两级中心组专题学习报告会在八里台校区主楼小礼堂举行,津南校区综合业务西楼报告厅设立分会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1980级数学系校友樊建平应邀作了题为“建设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国际化一流高校”的专题报告。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主持报告会,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
报告中,樊建平围绕新兴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实践、建设国际化一流高校等内容,作了深刻而精彩的报告。
樊建平指出,疫情之下逆全球化,世界科创版图多极化,加速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与世界其他科创区域不同,中国是自下而上的E-T-S路径(Engineering工程能力建设,Technology核心技术突破,Science科学前沿)。未来城市“极”化发展,网络的链接度是创新优势的重要因素。中国结点城市折叠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
樊建平谈道,学科交叉是建设创新优势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单一学科方向产生颠覆性技术已经非常之困难,大学可以提供科研机构不可比拟的多学科交叉环境,网络是核心价值所在。人才队伍是区域创新的源动力,“外引内生”将逐步均衡。高校瞄准“0-1”的原始创新,与其他机构在创新链上分工不同,但优势互补,可实现有机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发展速度,人类正在进入生命健康领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未来,智能制造将朝精密、智能、绿色三个方向发展。全球的中产阶级近一半在中国,健康产业需求巨大,有望催生世界级的医疗器械及制药企业。
樊建平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说,研究院的目标是与国际学术接轨、与珠三角产业接轨的新型科研机构,定位是提升粤港澳地区制造业、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建立,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体制创新为三方共建、深港一体、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研究院建立了直接面向市场、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的外溢机构,打造“先进院双创模式”,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影响辐射全国,牵头组织多个区域联盟协会,构建协同合作网络,深度挖掘产业共性需求,支撑产业蓬勃发展,启动全球招聘,引进国际一流师资队伍。
对于建设国际化一流高校,樊建平指出,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流的人才产生一流的成果,人才溢出带动大量的成果转移,区域科技不断收获人才红利。许多年轻大学的世界排名逐年晋升,全球影响力扩大,参与全球人才竞争。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支撑一流城市,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要向周边地区开放,并辐射周边研究机构及产业。体制机制创新,是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径,科教融合让新建大学快速崛起,私人基金会有能力助推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
樊建平认为,建设国际化一流高校离不开创新的大学发展理念,应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产业需求,立足源头开展创新,通过交叉平台搭建,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全球招聘,引进国际一流师资队伍,推动人才结构优化,人才规模稳定增长,集中力量、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学科,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更好地把科技赋能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樊建平表示,南开大学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近年来,南开大学生源质量持续领跑,新一代的“南开人”为百年学府注入新的活力。南开深度参与天津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及科技引领作用,融入区域和城市创新生态体系,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知识前沿、理念前沿,汇聚各界精英,开创了立体化国际办学新格局。
杨庆山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此次集体学习不是一次普通的学习,而是一次碰撞思想火花、分享优秀办学治校经验的学习会,樊建平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从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实践经验、建设一流高校案例等方面,为南开大学带来了创新思想、思路,提供了建设国际化一流大学的创新理念,值得深入思考、学习、借鉴。报告内容对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大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引领推动南开大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庆山强调,当前,南开大学正处在新百年扬帆起航、“双一流”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去年以来,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谱写“六个新篇章”,方方面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不乏重大标志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校正全面推动“十四五”规划的预研编制工作。做好“十四五”顶层设计,要深入学习领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学懂吃透,把握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遵循。
结合报告学习内容,杨庆山就下一步做好学校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一要“创新”,以创新思维引领发展。通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无论总结过往经验还是未来谋篇布局,创新是贯穿始终的鲜明主线。特别是在规划“十四五”发展路径时,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创新放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专章部署,这在党编制五年规划历史上是第一次;二要“改革”,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当前高等教育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节点,对“高质量”“内涵式”的强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学校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矛盾和瓶颈制约越是凸显,就越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深入,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问题;三要“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实现共赢。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强调办好自己的事,绝不意味着“开放”的地位下降,而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比较与借鉴、守正与创新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樊建平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云计算、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主持并完成“曙光一号” “曙光1000”“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工作,在全国首次提出“低成本健康”理念,是低成本健康的倡导者与引领者,主导完成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
樊建平完成国家863攻关项目十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评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樊建平曾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市长奖”、“深圳人才大使”等奖项和称号,特别是今年10月,获得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表彰,并应邀参加了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