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做客“南开公共卫生讲堂”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0-10-21 14:55

  南开新闻网(记者 吴军辉 摄影报道)“疫情防控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有能力应对疫情反复,同时也应高度警惕秋冬季节新冠病毒与流感叠加感染。”10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做客“南开公共卫生讲堂”,并以“新冠肺炎防控与公共卫生改革”为题,为南开大学师生解析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分享了他对我国公共卫生改革的诸多思考。

   

  南开大学副校长王磊出席报告会并向曾光致送了“南开公共卫生讲堂纪念证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徐建国主持报告会。

  吸取SARS防控经验并有重大创新发展

  在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从初发到全球大流行的整体历程后,曾光回顾了中国举国体制防控传染病大流行的经验,包括应对2003年SARS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做法。

  曾光认为,防控SARS的经验对于应对此次新冠疫情非常重要。“我们的防控经验就是进入战时状态,迅速启动指挥部、参谋部、情报部、战斗部和后勤部的联动,调查、围堵、隔离密切接触者。全民参与的公共卫生隔离政策,建立专门医院,畅通物资保障渠道。最高决策者要直接和专家见面,共同研究关键问题,共同直面媒体和公众等。”

  “应对SARS的经验是‘遗产’,应对SARS早期的教训也是‘遗产’。这次我国把SARS的‘遗产’照单全收,并且有重大的创新发展。”曾光认为,这次新冠肺炎的流行规模、防控难度和国际环境远非SARS可比。

  “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联防联控;疫情公开化;中国率先分离病毒,公布基因图谱,研制诊断试剂;高级别专家组发声,中央督察组督导进驻;武汉封城,社区封闭,全国驰援,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建设;七版诊疗方案和六版防治指南;强大的后勤生产、物资供应;经验、物资支援全球防控;宣布疫苗为国际公共产品,研究进入国际第一团队等,确保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夺回了疫情防控的主动权。”曾光说。

  中国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举全国之力迅速控制住疫情。相比之下,美国被动防疫,主观错过窗口期,确诊病例数、死亡人数持续攀升,广受其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批评。曾光分析,美国防控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举国体制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经验,忧患意识薄弱;对疾病严重性、主要传入国判断失误;战略方面,错过窗口期,优势全无,全局被动;缺乏有效控制密切接触者的法律基础;口罩无用论、群体免疫等伪科学的蛊惑;检测收费、医保支付等制度设计将穷人排除在外;民众自由化倾向等。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就防疫出现大量分歧,不能很好达成一致,使得国家机器运转‘噪声’巨大,这也成为美国疫情防控的最大败笔。”曾光说。

  高度警惕新冠病毒与流感叠加感染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新常态。曾光认为,中国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从全国病例清零开始,需要常备不懈的警惕性和精确防控的对策。“新常态会有疫情动态起伏,可能将持续较长时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新常态的长期任务。”

  “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清零?有三个理由:第一是,中国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有能力清零;第二是,清零以后老百姓放心,可以快速推进复工复产、复课复学。第三,清零以后就是一张白纸,再出现病例时,在白纸上很容易发现污点,利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曾光说。

  在分析了黑龙江、吉林、北京、新疆、大连、青岛等地出现的疫情反复过程之后,曾光认为,我国再次应对疫情已经是轻车熟路,高度警惕的同时,也很有信心能够战胜它。

  曾光再次强调,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之说是伪科学。“人群分布不均匀,是难以逾越的壁垒。自然免疫是否持久,尚无定论。目前,自然感染的群体免疫尚无其他传染病成功先例。因此,如果选择自然免疫,就是选择用脆弱群体的生命和鲜血去探路,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曾光指出,秋冬季节来临,需要高度警惕新冠疫情与流感叠加。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致,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相似,均以发热、呼吸道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难以鉴别。“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新冠疫情与流感叠加将为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一定要做好准备。”

  成为优秀的公共卫生专家必经“大风大浪”

  “目前国外疫情正在经历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我国散发了几次小范围的疫情反复。就目前我国的防控体系和应对能力来看,您判断是否还会再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暴发?”

  面对学生提问,曾光指出,不论哪一次小的反复没控制好都可能成为第二波疫情。所谓第二波疫情,它的程度一定是和第一波疫情相匹配。例如欧洲、美国,目前的形势反而比第一波疫情更严重。我们国家坚持当疫情零散出现时马上阻断,因此,就数量和规模方面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第二波。“例如,北京新发地疫情,北京市迅即行动,仅出现了300例,这与我们首波疫情的8万例相比是很小的数目了。我们的原则是只要出现疫情,马上清零,毫不含糊。”

  在回答学生疫苗相关提问时,曾光表示,实际上对于疫苗的评价,没有优秀,只有及格线。只要疫苗达到安全性和有效性,就是可以使用的好疫苗。不同种类的疫苗各有长处,最终哪种疫苗是最好的,需要长期的考察。“长期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病毒再接触时的反应都是需要我们长期去考察的。所以,目前来看能用的疫苗,就是好疫苗。”

  报告会最后,曾光寄语青年学子,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练好基本功,例如做流行病学调查,做流行病学分析等等。第二个层次是攻坚克难,要把别人搞不清楚的问题,努力搞清楚,不能畏惧困难。第三个层次是关键时刻要为国家提出科学的公共卫生对策建议,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家要做到敬业、团队、探索、求是。

  “各位同学,你们是幸福的、幸运的,可以在南开大学进行公共卫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公共卫生专家是要经历‘大风大浪’的,希望你们搏击风浪、努力成才。”曾光说。

  本次活动通过搜狐网、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累计浏览量达76万+。

  曾光,北京人,1946年出生。1970年河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2年协和医大流行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流行病学首席专家(2000-2019年);北京市政府参事(2007年至今)。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创始人,荣誉顾问;国家卫健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获得卫生部、国家计生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成果奖。2003年SARS暴发时,受聘首都非典联合指挥部顾问,提出“立即封闭北大人民医院、将SARS病人转移到远郊区”的建议。2003年4月28日,受卫生部选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讲授非典的科学防治对策。2020年1月18日,作为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治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到武汉考察,20日下午代表专家组呼吁“武汉人不出来,外地人不进去”。

  南开公共卫生讲堂由南开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研究院、天津公共卫生和健康联合研究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拟邀请公共卫生领域或相关领域的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知名专家,讲述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突出贡献、前沿工作,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南开贡献。讲堂活动计划每月一场,每年十场,主会场设在南开,面向全国进行网络直播。(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庞雯文、博士生张雪娇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