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公共卫生讲堂迎来重磅首讲 侯云德院士纵论“人与病毒的博弈”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0-09-23 21:47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摄影报道)9月22日,汇聚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院士专家智慧力量,发挥高层次专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学科快速发展的“南开公共卫生讲堂”迎来重磅首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医学病毒学专家、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唯一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应邀作首讲报告“人类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及今后的研究策略:人与病毒的博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出席报告会并为侯云德院士致送了“南开公共卫生讲堂纪念证书”。

  曹雪涛在致辞中指出,南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系列指示精神,成立了“南开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研究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共建“天津公共卫生和健康联合研究院”,彰显了南开积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学科布局,以科技进步和科技贡献承担“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责任和使命。

  曹雪涛说,科学家的创造成果对学界、社会、国家、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南开大学正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通识教育,打造顶尖名师引领的,面向前沿,体现科学的新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提高服务社会、推动业界发展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怀祖国、心系人民、公能兼备的栋梁之才。

  曹雪涛表示,南开大学将充分发挥综合性院校优势,邀请各领域名师大家来校讲学,大力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不断开拓学生眼界,引导学生面向前沿,明确职责使命。“作为与名师引领课堂协同共进的活动,南开公共卫生讲堂首讲邀请到侯云德院士,也奠定了讲堂的学术水准。希望今天成为同学们人生中有重要意义的一讲,能够对大家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带来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徐建国在主持报告会时介绍了侯云德院士的成就,向侯云德院士应邀来校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名家、精英发出邀请,期待大家共同分享智慧成果,助力我国建设一流公共卫生学科。

  侯云德,医学病毒学专家,1929年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3月毕业于同济医学院。1962年就读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致力于医学病毒学研究,在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干扰素等基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发传染病控制等方面具有突出建树,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学科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以及传染病控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新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作为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委员会主任,与全国著名科学家一起,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人为干预并获得国际公认。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400余篇,主要著作9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0项,获国家新药证书7个。曾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学科学奖。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当天的报告中,侯云德院士从病毒的基本结构与分类、病毒研究发展史及最新进展、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近年来新发病毒流行与传播、今后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策略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侯云德院士介绍,病毒是一种最为简单的生物系统,其个体微小,远小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其发展历史和我们人类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木乃伊中已经发现了天花病毒存在的证据。虽然病毒基因组结构眼花缭乱,但是仍可以以病毒颗粒是否包被外膜分为有无包膜病毒两大类,基于遗传物种类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侯云德院士指出,从1798年接种痘苗疫苗预防天花到2020年发现新冠病毒,医学病毒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重要进展。多种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成功、干扰素的发现与应用、天花的彻底消灭,都是这些进展的突出表现。

  侯云德院士提出,病毒感染与免疫有以下特点:病毒仅能在活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病毒感染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病原体相关模式识别受体(PRRs)特别是Toll样受体 (TLR)相关,病毒感染需要早期治疗,病毒感染可以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病毒感染与自家免疫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某些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非但没有任何保护,还会引起依赖于抗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原有的病毒不断变异而新病毒也在不断产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侯云德院士以哲学的高度说。在介绍了近年来流行的塞卡病毒、登革热以及最新的新冠病毒后,侯云德院士认为,今后医学病毒学的研究方向,要着力于转化医学、循证医学特别是信息医学、5P医学等4个方面。

  “我们研究医学病毒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侯云德院士说,“我学习病毒学已经有60年,目的是为什么?就是在于改造世界,控制病毒病,保持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

  报告会后,侯云德院士还与南开学子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回答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钱坤关于如何快速、精确地去评估易感人群特征,来指导临床治疗的提问时,侯云德院士说:“关于病毒,不同的人种会呈现不同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在预防病毒时并不太考虑这一问题,应当认为所有的人都有风险。同时,目前还没有办法对所谓易感人群进行估算,这是严谨的科学问题,少量病例发现的数据不可以扩大到全人类,那样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医学院2019级博士生张雪娇提问,在病毒的变异过程中,病毒核衣壳蛋白是否会发生变异,变异程度如何,对病毒的后续侵染是否会产生影响?侯云德院士回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病毒就是会不断地产生变异,你提到的具体科学问题也要遵循这个定律。病毒很容易变异,而且变异特别大,这是因为病毒很小。核酸主要是RNA或DNA,而病毒只含有一种,病毒的蛋白结构也非常简单,病毒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因此蛋白也会发生变异,这是客观存在的。”

  徐建国院士勉励南开学子,要从侯云德院士身上汲取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辩证的态度,把侯院士专注科学的精神、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传扬下去,成为大家未来发展的宝贵精神动力。

  南开公共卫生讲堂由南开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研究院、天津公共卫生和健康联合研究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拟邀请公共卫生领域或相关领域的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知名专家,讲述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突出贡献、前沿工作,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南开贡献。讲堂活动计划每月一场,每年十场,主会场设在南开,面向全国进行网络直播。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