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萌 记者 郝静秋 摄影 乔仁铭)9月20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党委常委梁琪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兄弟院校的5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参加。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全国经济管理学科的优秀专家学者力量,为“十四五”发展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会前,杨庆山在海冰楼会见了王一鸣等嘉宾。双方围绕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进行了交流。
杨庆山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开端,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局势。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特别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此次会议恰逢其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汇聚南开,多多发表真知灼见,为我国“十四五”规划出谋划策。迈入新百年的南开大学,也将在经济管理领域更多发声、更多为经济社会决策服务。
开幕式后,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王一鸣在“大变局中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旨报告中谈道,新格局是对大变局应对的战略选择,需要识变、应变和主动求变。识别的重点在于考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影响,应变的关键要从加快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战略,重点围绕卡脖子技术问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流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没有完全打通等节点。未来我们应主动求变,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高强度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循环质量和效率。
吴晓求做了“金融结构性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新时期的战略转型应以市场化改革和继续开放为前提,制度设计的核心应按照市场经济改革的规律来设定,未来应重点进行四方面的改革:包括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推动人才和科技创新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的重点在于功能结构、资产结构和风险结构等改革。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做了题为“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报告。他提出,应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双循环的基本内涵。未来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在扩大开放中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善用改革方法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痛点和堵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的主旨报告中提出,要思考中长期发展的大背景、大前提、大逻辑。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重要和迫切,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本特征,推动科技创新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科技创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是宏大的社会工程。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指出,“十四五”是历史机遇,也面临双重选择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发展模式发展难以持续,未来中国发展主线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我们要关注“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的六大重大问题,包括创新驱动与区域发展新动能的培育、重点地区的发展和增长极的培育、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区域均衡与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呈现光荣和发展、东西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等。
当天会议还设置了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开放经济、创新经济、财税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四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协办。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近年来在不断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始终追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并在区域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经济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已成为南开大学的重要学科支撑。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有助于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部分照片由经发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