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丽摄影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7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构建与学风建设”研讨会在津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专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重要期刊负责人参会。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义丹,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主任马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院长姜庆国主持。
李义丹在致辞中说,在南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建设工作,提出举全校之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初视察南开时也对南开的思政课表示了关心,我们必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仅要上好思政课,还要在科学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做好“领头羊”,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对南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马雷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设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发展过程中,在学科体系构建、人才队伍培养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和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地方。此次联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南开大学举办研讨会,旨在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更加完善。
荆林波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制定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承担和协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构建和确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为主要职能。希望能通过进一步开展期刊评价、智库评价,完善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学风建设、诚信体系的构建,从而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新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副主编郑端分别主持了会议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构建与学风建设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构建要进一步强化学科意识,加强学科的科学性;要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有机整理,加强学科的整体性;更好衔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视野。在学风建设方面,要客服浮躁之风、模仿之风,不回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实学,写美文。同时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学术期刊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成导向、设议题、明规范。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2019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