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摄影报道)“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的党情、国情和世情,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立论之基。”
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龚克应邀与第六届“周恩来班”学生代表、哲学院学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本科生团支部成员一起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大精神。
龚克认为,“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立论之基,只有深刻认识“新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报告基于新时代和对其主要矛盾分析,所揭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阐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擘画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部署的八大任务和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龚克对同学们说,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来之不易。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进入“新时代”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近40年前,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的“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是说“进入新时代”是与五年来“历史性变革”分不开的。事实上,“五年变革”正是“长期努力”中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部分。“长期努力”和“五年变革”是历史的统一。
龚克说,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用三个“意味着”精辟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的历史、当代和世界意义。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全世界人类发展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龚克表示,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的重要意涵。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程的维度上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报告用五个“是”阐述了“新时代”的意涵,即:“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段论述,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党改革开放以后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继往开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层层深入,既立足现实,又高瞻未来,描绘出鼓舞人心的新时代发展蓝图。”龚克说。
龚克提请同学们注意,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确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基础。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地提出在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和斗争,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过近40年的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情况下,党中央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的重大判断。
“这个重大判断,坚持服务‘人民需要’的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足‘发展’的唯物史观;这个重大判断,不仅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性,而且关注其全面性;这个重大判断,体现了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龚克说。
龚克强调,要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龚克指出,报告强调的这两个“必须认识到”,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清醒与成熟。龚克与同学们一起,通过重温党的八大以来涉及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论述的历史文献,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深化理解。
“把握这个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才能在奋勇拓进中不犯‘超越阶段’的错误。”龚克说,报告在宣告进入“新时代”的同时,用三个“牢牢”告诫“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强调“牢牢”,就是要抵御干扰,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关于如何更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龚克建议,学习贯彻大会精神要始终扣住大会的主题,把大会通过的三项决议与原原本本学习三个文件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认清当代青年使命,自觉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快推进南开大学“双一流”建设。
当天,第六届“周恩来班”学生代表、哲学院2014级本科生韩娇娇,“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王品越,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2016级研究生田佳佳,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张是卓等分别作了交流发言。龚克就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负责同志一同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