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陆阳 摄影 任永华)近日,在“生态文明与大学责任”高峰论坛暨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成立典礼上,南开大学校长、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龚克发出倡议,建立中国大学生态文明联盟,联合各高校相关优势学科,共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龚克希望,该联盟能够在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共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专项调研,比如研究和发布生态文明指数,用以反映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这个指数应该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能够科学定量对比我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程度。”
龚克指出,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其他建设之中,或贯穿于其他建设之间。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生态文明或成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后新的文明形式,代表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固然要有生态学、环境学这类关系重大的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需要信息学、统计学、哲学、历史学这些看起来关系不大的学科支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比,需要更多的学科支撑起来发展,因此可以预见,生态文明需要现有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更多地交叉起来,产生更多的学科创新。”
龚克认为,推动和引领人类文明变革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就生态文明而言,大学需要在转变治理方式方面,加强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政策研究;在转变生产方式方面,创新生态科学与技术;在转变生活方式方面,培育生态文化,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的一代新人。
龚克说,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平均每年发生1500件,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损失不断加剧。生态危机的紧迫形势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宏观战略及其指导下的有效政策与制度研究,这将推动大学调整学科布局、发展新兴学科、创新多学科综合研究模式。当前,无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尚未完成生态文明及其相关的学理建构。
龚克认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短板,主要是对社会与人复杂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导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难以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或则行动迟缓作为不力,或则盲目作为导致偏差。“我们确实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智库,针对生态文明的紧迫形势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开展真正深入的研究,而不是泛泛而谈。”他说。
关于生态科学与技术研发,龚克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联合组建的“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旨在研发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龚克说:“现在哪里建化工厂,哪里的老百姓就不放心,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但是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原料,现代生活又离不开化工品。化工厂可以从北京、天津迁出去,甚至从中国迁出去,但是它不能从地球上消失。生态危机是整个地球的事情,我们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
龚克认为,任何文明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是对于人类自身幸福的新观念,是对于社会价值追求的新构建。因此,着眼于培养一代新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这个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教育、探索未知的教育。我们需要培养有批判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不是若干门课程可以解决的,也不是把书本上的概念背记下来通过考试了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渗透到所有知识领域和教学过程中,需要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对于这些,我们今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龚克说。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量,南开大学从2013年开始酝酿成立生态文明研究院。龚克介绍,我校拥有系统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研究的多学科集群优势,多年来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史等相关学科开展了多方位合作的研究工作,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成果。希望多方努力,共同把研究院打造成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跨学科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国家新型智库、宣教基地与国际交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