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人民日报:心怀大公,走在时代前列
来源: 人民日报2014年8月8日第5版发稿时间:2014-08-09 15:06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08日 05版)

  南开的校训别具一格,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显见于其原创性。此校训非出自古训,而是出自南开为救国而办学的实践,出自以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为代表的南开人对中国传统教育优秀思想的传承和对西方现代教育先进理念的吸纳。“允公允能”,其句式是传统的,如《诗经》之“允文允武”,但内容却是原创的。它既传承了“明明德于天下”的传统“大学之道”,又包含了强调经世致用、注重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把“公”和“能”结合在一起,鲜明地写在自己的办学旗帜上,实属难能可贵。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尤在于其社会性。它以“公”字当头,充分反映出南开人以救国兴国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张伯苓讲,“‘公’字最最要紧,公是最高的道德”。他特别强调:“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么小公。”什么是“大公”?就是天下兴亡!南开大学开办之初,设立文、理、商三科,理念即在“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这明白无误地诠释了“公”的内涵。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更是生动展现出南开人立志为公、振兴中华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又在于其实践性。“公能”校训不仅在价值层面宣示南开人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至高追求,而且在实践层面要求通过发展自身能力,将其付诸改造社会、振兴民族之实践。张伯苓指出,“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针对“愚、弱、贫、散、私”之民族大病,张伯苓制定实施五项训练方针——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以“造建国之人才”。因此,“公能”校训是价值追求和实践力行的统一体,“爱国爱群之公德”必须通过“服务社会之能力”去实现。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还在于其时新性即与时俱进之品质。1934年以“允公允能”为校训,后来张伯苓又加上了“日新月异”,要求“每个人不但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要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今日之世界,“公”就是要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持续发展。在今日之中国,“公”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今日之南开,坚持和发展“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民族复兴大业中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将理想付诸行动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此,南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率先践行“公能”校训。

  我常常想,为什么南开人在80年前提出的校训,能与当下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如此之契合呢?这决不是巧合,其奥妙就在于“公能”校训体现了教育的本体性,它抓住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适应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这一教育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们正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即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在教育内容上,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素质”;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以构建新时期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努力走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前列,这是南开人应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

 

编辑:陆阳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10位优秀研究生获评2024年度...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行来校调研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牢记嘱托谱新篇!这一年,南...
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佩德罗·...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校纪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传...
学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