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
亲爱的2013-2014学年度硕士毕业生同学们:
刚才,你们的代表历史学院程斯宇同学和你们的导师的代表汉语言文化学院王立新教授都发表了热情洋溢、豪情满怀的讲话。师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讲话,我想这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它体现出师生合作、立德树人这一对于研究生培养来说尤其重要的实质要求。
最重要的,是研究生同学们的自身努力。这几年大家不容易,有的同学用“当天睡觉当天起,早餐午饭一起吃”来形容你们的辛苦。但你们的生活却是充实的,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破解问题、验证结果到发表交流,这中间有多少焦虑、挫折和懊悔,又有多少发现、收获和惊喜,经历了完整的研究训练,你们终于达到了国家学位条例对于硕士学位获得者“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最近《南开研究生》杂志组织了“梦萦南开、心语师情”的毕业征文活动,同学们真实、具体地描述出南开园里的师生情谊,令人感动。有位同学说:“我爱南开,爱南开的一花一草,爱南开的一桥一道,舍不得南开,更舍不得那个给我信任鼓励和关爱温暖的导师。”
同学们的“心语师情”道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在南开园里,固然有草木情深,但最重要、最本质的南开情是师生之情。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才是提升南开办学水平的动力源泉。
亲爱的同学们,真的非常感激你们给予我们——南开教师员工的真情勉励,我以全体教师员工的名义,向毕业生同学们庄严地承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首先从我们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后将走上社会,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其中,有历史学院王小凤同学等一批同学毅然选择了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还有不少同学要继续学习深造。值此人生转折关头,同学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硕士学位意味着什么?无疑,相对于你们曾经获得的学士学位来说,这是你们获得的一个更高的学位。但这个更高的学位并不意味着更高的荣誉和更高的待遇,而是更大的责任,是社会对你们更多的期待,是人们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你们。因此,你们应该自觉地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什么是“更高的标准”呢?我认为,对南开人来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践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
要更加自觉地抱定为“公”的志向,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为此,要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学习自新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勤奋、创造性地作出贡献。
要更加自觉地秉持奉“公”的操守,把个人的自由和社会平等、公正、法治统一起来。为此,要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慎独持身的能力,为人做事求真务实,能吃苦、能坚持,能抵御名利之诱,能抗拒淫色之惑,决不以恶小而为之。让刚毅、清正、诚信成为我们自觉的习惯。
要更加自觉地陶冶大“公”的襟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包容接纳。为此,要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协同合作的能力,能识人之长,容人之短,有“美人之美”、助人成功的心胸,苟利国家社稷,无患个人得失。
这里,我讲一个我从网上看到的故事。那是在1959年,时任共青团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河南南阳参观诸葛亮庙——武侯祠。那里有一副对联说: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胡耀邦看到这个对联之后说:“我想把这个对联改写一下。”他改出的对联是: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这样一改,境界就完全不同了。刚才程斯宇同学在发言中引用了西南联大校歌也曾经是我们校歌中的一句话:“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我们要做实现“千秋雪耻、民族振兴”伟大事业的人杰,就应该有这种“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境界。
同学们,你们是马年的毕业生,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祝愿4386名本学年度的硕士学位获得者汲汲駸駸,月异日新,秉公尽能,前途无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