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展开展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1-01-07 09:56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丽 张剑 摄影 陈晨)1月6日,“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展”在东方艺术大楼隆重开展。校党委书记薛进文,党委副书记杨庆山、刘景泉,纪委书记张式琪,副校长佟家栋、关乃佳,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总会计师孙广平等出席开展仪式,仪式由刘景泉主持。

  薛进文在致辞中指出,建设新校区是南开大学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于改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寄托了无数南开人的希望和梦想,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南开的厚望,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薛进文向所有为推动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付出努力的同志表示感谢。他强调,学校通过此次展览将新校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及参考方案展示出来,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广泛征求和吸纳意见。希望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参观的同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南开长远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共同开创南开美好的未来。

  本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央、地方各级领导对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彰显了新校区建设对南开大学的重大机遇,展现了新校区的美好愿景。第二部分则通过平面图、校园总体规划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全面展示两个获奖方案和1个与一等奖方案风格相近方案的规划理念、布局特色、建筑风格等。

  开展仪式后,校领导与中层领导干部一同参观了展览。他们仔细地看着每一幅图片,热烈地讨论着每一个方案。大家纷纷表示,新校区的美好前景令自己倍受鼓舞,希望能够尽其所能为津南新校区建设贡献力量。

  展览期间,南开大学将组织全校各学院、部门师生员工参观。现场除安排有讲解员外,还特别设置了意见簿,供前来参观的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建言献策。

  中央、地方各级领导对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南开新校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将南开大学新校区选址纳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在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中为南开选址2.5平方公里用以建设新校区,支持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2010年3月7日,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共建南开大学新校区框架协议。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了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中共天津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决定将“启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工作列入市委2011年工作要点,标志着南开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南开大学党委抢抓机遇,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多次就新校区建设赴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调研,听取有关专家和师生校友的意见,形成了新校区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

  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与天津市规划院共同组织“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邀请了5家海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参与征集工作,分别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咨询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美国艾奕康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12月举行了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评审会,由彭一刚院士为组长的11位专家担任评审会委员,最终评选出一等奖方案1个,二等奖方案1个,其余方案为合格方案。

  除举办“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展”外,学校还将通过《南开大学报》、南开新闻网、南开大学有线电视台、宣传橱窗等校内媒体,深入宣传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并在办公楼、主楼、二主楼、新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西南村老年活动中心设置“新校区建设建议箱”,广泛征求意见,为修改完善最终规划方案奠定基础。

  南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

  一等奖方案:质朴厚重的人性化校园

  该方案将新校区设计成两轴三环双心多组团的圈层式结构。两轴即南北向和东西向景观主轴,三环指校园内的车行主环路及内外两条功能性主步行环路,双心即东西两个景观核心。校园以中央带状绿地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布置公共教学区与二级学院区、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形成以绿为核的圈层式空间格局,并形成教学科研和生活运动两个功能带。

  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书院建筑院落。院落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交流共享场所,也使各个书院式建筑组群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博物馆、纪念塔、南开讲堂、纪念馆、周恩来纪念园等文化建筑,以“珠落玉盘”的方式分布在校园绿地中,突出文化氛围,体现南开精神,使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知。

  该方案将运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将新校区打造成为低碳、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系统等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清洁能源系统;采用中水回用,余热回收、雨水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术,并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除利用校园原有水系形成生态湿地与自净系统外,还采用生态墙、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透水铺地等绿色生态的环境设计。

  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平面格局还是立面造型,都力求塑造出端庄典雅、厚重朴实的建筑造型和相应的空间特征。中西建筑空间布局的交融,复合多元的国际化建筑风格,高效而人性的建筑空间,灵活开放的交流共享场所,以及适应地区气候、生态节能的立面形式,构筑出一个生态化、人文化、特色化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校园。

  二等奖方案:与城市和谐共生的开放式学府

  “怀天子津渡之气概,具北国水城之妙韵,延百年校训之精神,树生态校园之典范”。这是该方案为南开大学新校区勾勒出的一幅美妙蓝图。

  新校区设计在“水”上做文章,通过水体将校区同环城绿廊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初步划分出校园的空间结构,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可持续生态人文校园。

  沿着由学术草坪、雕塑和宽阔的林荫道组成的入口进入新校区,两旁小桥流水,景色宜人。步入核心区,可到达中心建筑——图书馆,其外形酷似晶亮的知识宝盒,一天24小时以不同形态迎接师生。图书馆由核心书库及环绕四周的阅览室组成,在实现阅览室自然采光的情况下,又不影响对书库中书籍的保护。

  核心区四周,坐落着各个学院。以中央图书馆为中心的400米步行范围覆盖整个校园核心区,以方便学生步行参加日常学习活动。

  生活区与核心区由河道景观空间连接,多栋公寓组成内院式标准单元,每个单元均有中央院落,能有效应对北方的气候条件,创造舒适的校园居住环境。穿插其中的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与色彩,或典雅,或活泼,呈现出不同的主题。艺术长廊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新校区东侧为城市生活片区,周边居民和访客都能使用坐落于其中的运动和文化设施,体现开放式校园的概念。

  该方案在建筑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如校门设计庄重而灵巧,外观以南开的“开”字作为意象,既反映出南开传统教育理念,又充满新世纪现代感。而行政楼旁东西两栋公共教学楼,其建筑材料的选取与风格设计既传承八里台校区的元素,又体现出新的建筑概念。

  与一等奖方案风格相近作为参考方案: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现代园林式大学

  该方案融合学校发展模式,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一带•两轴•四组团”的总体规划结构。一带即生态共享带,两轴即学术轴与学科交叉轴,四组团即四个科研及生活组团。

  为了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公共教学与学院区划分成东西两个片区,分别服务于西北面和东面的学生片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和体育区的布置更是采取复合品字形结构,缩短师生往返不同区域的距离,将这一距离严格控制在600米以内。

  针对南开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质,该方案注重研究社区的构建和交往空间的营造。公共教学和学院空间设计以强调和促进学术交往为主,宿舍区则充满着浓郁的居住社区气息,为学生日常生活创造和谐亲切的空间氛围。近水驳岸、大草坪、广场、以及亭台阁榭等户外空间、景点,更是便于学生在休闲中交流思想。

  新校区将传承八里台校区的历史文化,继承老校区的空间肌理、建筑风格、景观片段,使老校区历史文脉在新校区中得到延伸。周总理塑像、校钟、大中路、马蹄湖、新开湖、小引河,都能在新校区中找到,唤醒师生对老校区的记忆。

  新校区还将借鉴传统园林手法,营造疏密有致的园林空间,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内既有轴线对称、适合理科性格的书院群落,也有适度开放、适合文科性格的园林布局,理性与浪漫相互交织,彼此相融,打造出一个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绿肺。

 

编辑:管理员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来...
杨庆山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处一行来...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南开大学和南开区领导赴上海...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
校领导慰问医护人员
【党纪学习教育】“清廉南开...
【关注天开园】常兴储能:让...
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获评市...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