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冯银厂:天津大气污染本地排放占40% 环境治理七成靠“人努力”
来源: 北方网发稿时间:2019-04-23 11:05

  天津北方网讯:3月28日上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天津工作组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媒体通气会,介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天津跟踪研究工作组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发布天津市大气污染成因。“天津大气重污染是污染物本地累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重点专项天津跟踪研究组组长冯银厂说。

  天津大气污染成因找到:本地污染排放占40%

  据了解,2017年9月,“1+X”模式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正式成立,并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6”城市派驻了跟踪研究工作组,针对各地大气污染成因和治污措施效果开展驻点研究。自2017年9月启动以来,天津跟踪研究团队以天地空立体大气污染观测网络为基础,通过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手段,开展了大量科研活动,积累了各类科学数据近千万条,在天津大气污染成因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目前的阶段性结论主要包括3个方面。”冯银厂介绍,一是天津大气重污染是污染物本地累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秋冬季期间平均状态下PM2.5贡献中,本地一次污染物排放占40%左右,区域传输占30%左右。二是过去几年天津有针对性的治污措施是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天津的治污道路方向是正确的。三是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传输是客观存在的,但本地排放是天津以及绝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天津空气环境改善:三成“天帮忙”七成“人努力”

  “2018年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同比下降16.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5%,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3天,都是近年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冯银厂介绍,根据模型计算,2018年天津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中“天帮忙”占30%左右,“人努力”占70%左右。”“天津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工业占比高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根本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污染物排放超出了大气环境容量是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其次是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冯银厂说,他们跟踪分析了2013到2018年以来天津所有大气重污染过程,从其中25次典型长时间重污染过程的分析结果来看,PM2.5化学组成以硝酸盐、有机碳、硫酸盐等为主,占比在40%-60%。这些组分的来源既有一次排放,又有二次转化,气象条件大多是“低空西南风+大气边界层大幅压缩”,约76%的重污染过程前期观测到低空西南风输送,大气边界层高度被压缩至200米左右,大气自净能力不及清洁天气的20%,造成本地排放及区域输送的污染物快速累积。约50%的重污染过程观测到明显的化学转化影响,特别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二次转化的贡献更显著。

  城市间污染传输客观存在污染治理应“自扫门前雪”

  “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传输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城市既受其它城市影响,也必然影响其它城市。但整体上看,本地排放仍是京津冀及周边绝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冯银厂介绍,每个城市应该做的,就是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自扫门前雪”,把本地污染排放降下来,这不仅对自身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整个区域污染背景浓度降低也会有重要贡献。

  “近年来,天津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末端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采取很多治污措施,区域上,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协同减排也为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冯银厂说,近年来,天津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建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谋划设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设计产业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引导企业清洁化提升改造、促进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工业污染源全过程管控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工业污染源加严排放标准,倒逼企业提升,提升工业污染源全过程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应充分发挥跟踪研究机制的优势,及时跟踪污染特征的演变规律,为科学、精准决策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9/03/28/036995012.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