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龙飞:托尔斯泰夫妇早年的甜蜜
来源: 中华读书报 2019年3月20日 第20版发稿时间:2019-03-28 21:35

       作者:龙飞

  贵族出身的列夫·托尔斯泰(ЛевТолстой, 1828-1910)五十多岁后思想发生巨变。他同情底层民众,厌恶贵族生活,想将土地分给农民,并放弃著作版权。他要家人也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决裂,同他一起过平民生活。而妻子索菲亚·别尔斯(СофьяБерс, 1844-1919)掌管着一个庞大家庭,她认为这是托尔斯泰的社会理想,在自己家里怎能实现?放弃全部财产,一家人将如何生活?两人经常发生激烈争吵。1910年10月底的一个深夜,托尔斯泰离家出走。这位82岁的老人在路上罹患肺炎,十天后逝世。大家责怪索菲亚,认为是她的世俗与贪婪逼走了丈夫,导致悲剧发生。在人们眼里,她是个悍妇,一时遭千夫所指。

  托尔斯泰是位文学巨匠,但并非完美无缺。高尔基说,由于灵魂不懈地探索,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人中最复杂的一个。做他的妻子,做他十几个孩子的母亲,是非常不容易的。高尔基认为,即使索菲亚支持丈夫,全家都过平民生活,也丝毫改变不了当时俄国的现实。托尔斯泰去世后,索菲亚根据自己和丈夫的日记、笔记以及亲属朋友的书信,整理撰写了一部回忆录。这部题为《我的生活》的长篇回忆录近年在俄罗斯出版,使人们得以认识这位大文豪的妻子。笔者主要依据索菲亚的回忆录,探讨这个家庭早年的幸福,领略女主人在那段岁月的苦与乐,了解文学史上两部鸿篇巨著的某些创作背景。

  遇到共度终生的姑娘

  孩提时代,托尔斯泰和妹妹玛丽亚有个一起玩耍的女伴,那女孩长大后嫁给了宫廷医生别尔斯。1862年7月托尔斯泰在莫斯科时,常去别尔斯家。别尔斯夫妇有三个漂亮女儿,托尔斯泰对妹妹说:“如果我有朝一日成家,就娶他们家的姑娘。”托尔斯泰频频来访,引起别尔斯夫人的猜测:他是不是看上了自己的哪个女儿?她猜对了,作家喜欢她的二女儿索菲亚。索菲亚是个美貌才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写了不少诗歌和小说,爱好绘画与音乐,擅长刺绣及缝纫。

  8月初,托尔斯泰返回自己的庄园。庄园位于莫斯科西南200公里,名曰“雅斯纳亚·波良纳”,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此时别尔斯夫人决定带着三个女儿去看望父亲。父亲的庄园离波良纳不远,她顺便到那里见见儿时的女友玛丽亚。别尔斯夫人一行在波良纳逗留了两天。母女四人留下住宿,但房间里的床和沙发只能睡下三个人。托尔斯泰便拉出一张长安乐椅,再接上一个大方凳。索菲亚说:“我就睡这儿吧。”他听了很高兴:“我来给您铺床!”然后笨手笨脚地展开床单……

  第二天,托尔斯泰举行野餐会招待客人,三姐妹玩得很开心。下午别尔斯夫人和女儿们便启程去探亲。托尔斯泰从小同别尔斯夫人的父亲很熟悉,次日也去了。傍晚,托尔斯泰与索菲亚单独留在玩牌的房间里,他提出要索菲亚根据他用粉笔在桌上写出的每个词的首个字母读出一句话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索菲亚毫不费力就猜出他要说的话:“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渴求十分清楚地提醒我,我已老了,不可能得到幸福。”托尔斯泰震惊了,认定与自己共度终生的姑娘只能是她。那天晚上索菲亚也感到非常幸福与激动。

  转天托尔斯泰告辞,临走约好别尔斯夫人返程时再到波良纳。8月21日别尔斯夫人一行如约而至,托尔斯泰同她们一起乘马车到莫斯科。他此行的目的是向索菲亚求婚。当时别尔斯一家住在近郊别墅,托尔斯泰常去拜访。由于年龄大、长相不好,他在索菲亚面前自惭形秽。9月13日他给索菲亚写了封不短的求婚信,关键词是:“您愿做我的妻子吗?”但信写好后两天都没勇气交出去。16日晚他终于把信给了她,然后就到别尔斯夫人房间去。索菲亚拿到信跑回自己的闺房激动地读了起来,这时母亲进屋:“去把你的答复告诉他。”她来到母亲的房间,正在等候她的托尔斯泰问:“怎样?”她答:“愿意。”

  这天就是他们的订婚日,托尔斯泰要求尽快完婚。虽然别尔斯夫人希望时间充裕些好置办嫁妆,但他坚持一周后就举行婚礼。在这期间,他每天都去看望索菲亚。为了真诚对待未婚妻,他把过去的日记交给了她。日记里详细记载着他的各种风流韵事。婚礼前夕,托尔斯泰亢奋得通宵未眠。索菲亚也忐忑不安:“我怕他很快发现我是个愚昧、微不足道的女孩而感到失望。”婚礼于9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晚宴后,新婚夫妇乘马车回波良纳。

  心目中的“娜塔莎”

  新婚燕尔,乃至婚后最初的那些岁月,这对夫妻过得非常甜蜜。他们真心相爱,两人都喜欢弹钢琴,常常四手联弹。当托尔斯泰外出几天,索菲亚的心总是系在他身上,牵挂着他的一切。他给妻子写信:“没有你和工作,我很不自在,两者对我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索菲亚说,丈夫不在家,生活就索然无味,总盼他早点回来。当他突然出现,她心中便燃起一束火光。两个人成了对方的一部分。托尔斯泰写信告诉亲友:“和索菲亚在一起感受到的那种幸福,一万对夫妻中只有一对才能享有。”索菲亚说:“我感到世上再没有比我更幸福的人了。”

  托尔斯泰意识到自己的新娘还只是个刚成年的孩子,希望能引领她改变成自己所喜欢的模样,也就是说将她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最初,索菲亚几乎把他当成神,乐于听从他的安排,自称是他的“大女儿”,说自己从未忘记他“父亲般的教诲”。

  婚后第二年,在爱神的眷顾下,托尔斯泰开始创作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小说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事件与人物串联起来,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索菲亚支持丈夫的理想与追求,愿承担整部书稿的誊写工作。就在这年的夏天,他们的长子诞生。托尔斯泰自称:“我是一个快乐而安宁的丈夫和父亲。”“午饭后我躺下休息,她在抄稿。难以置信的幸福。她是难以想象的纯洁与美丽。”

  当了母亲后,索菲亚很忙碌,带孩子、哺乳,还要给丈夫抄稿。过了一年,她再次怀孕。第二胎是个女婴,这时已是儿女双全,她便打算不再要孩子了。但丈夫坚决反对,索菲亚不得不服从。托尔斯泰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创作中,对妻子儿女并不关心。所有家务以及庄园事务全都落在索菲亚一个人肩上。她精力充沛,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要照料孩子,还要为丈夫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孩子越来越多,逐渐长大。索菲亚擅长水彩画,还为孩子们亲手制作启蒙读物。

  精明能干的女主人把这个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她遏制住自己对文艺的爱好,把自己全身心奉献给丈夫和子女。当托尔斯泰写作时,索菲亚不让任何人前去干扰。她是贤妻良母,更是丈夫的得力助手,称她是大师的保护神也不为过。一百多万字的《战争与和平》她抄了七遍。当书稿完成时,他俩结婚七年,已有四个孩子。

  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里作者最钟爱的女主人公,这位迷人少女身上的许多特征和细节均来自索菲亚。小说中描写五月的一个月夜,夜已深,但娜塔莎眷恋着眼前的景色,在窗前向女伴赞叹道:“多么美妙的夜色,多么迷人的月亮……你到这儿来,抱住膝盖用力一跳就飞上天了。”这段描写十分美妙,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安德烈公爵正因为偶然听到这段对话而爱上富有诗意的娜塔莎,并决定向她求婚。后来经过一番波折,娜塔莎嫁给了皮埃尔,成为一名贤妻良母。结婚七年间,她生了四个孩子,身材变得丰腴,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把全部的爱都注入到丈夫和孩子们身上——这不正是索菲亚的真实写照吗?托尔斯泰将娜塔莎塑造成自己理想的女性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她就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而娜塔莎身上有索菲亚的影子,说明索菲亚给了他不少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戒指

  索菲亚每天晚上将丈夫那些改得密密麻麻、零乱不堪的手稿拿走,抄写清楚再送回来。她乐此不疲,怀着愉悦的激情一遍遍誊写。有时,某些句子他只写开头一两个字母,她就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帮他完整地补到稿上。第二天上午,他又修改一番。午饭后她再来取,重新誊写一遍。

  托尔斯泰的每部作品,索菲亚都是第一读者,分享着丈夫成功的喜悦,也分担着他的焦虑与辛苦。有时抄完稿,她会提出自己对作品的某些意见,他也欣然采纳。替丈夫抄稿,她得到了莫大享受,故事情节的发展,预想不到的迂回曲折,令她惊叹不已。融入到丈夫的创作中,她心里充满快乐。

  70年代,托尔斯泰又完成一部不朽杰作《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从1870年开始构思,直到1873年才动笔。最初他计划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女子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地改变。小说的初稿仅仅用了五十天时间,但他感到不满意,反复修改,写了四年。废弃的手稿有一米多高,全都由索菲亚一遍一遍地誊写。

  《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和列文两个主人公的生活为线索,从政治、经济、道德、家庭各方面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社会。托尔斯泰塑造了女性意识的代言人安娜,展现了对人性自由、青春爱情的渴望。小说中另一位少女吉提,则是作为与安娜相对应的人物。她无疑是作者最喜爱的女性形象之一。在她身上集中表现了托尔斯泰的女性观和家庭观。

  32岁的列文是位开明地主,爱慕年轻貌美的吉提,向她求婚。但吉提正暗恋着军官渥伦斯基,拒绝了列文。而渥伦斯基和安娜爱得如火如荼。失恋的吉提大病一场后,列文以猜字方式,写出单词的首个字母,然后读出一句话来,向她再次表示自己的感情,吉提终于接受了他的爱;为真诚对待未婚妻,列文请求吉提读他的旧日记——这分明是托尔斯泰将自己当年追求索菲亚的经历写进了小说里。据索菲亚证实:“在描写列文和吉提的婚礼时,把我们结婚典礼的场面写了进去。”列文和吉提的爱情,是作者歌颂的理想爱情典范。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列文是托尔斯泰笔下最具自传性质的人物。

  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时,正值索菲亚的生育高峰。不断怀孕、分娩和哺乳,这种生活令她厌倦,感觉自己像繁衍的牲畜。她抱怨道:“我很累,怀孕让我变得蠢笨,经常失眠。”1871年生第五个孩子时,索菲亚患了严重的产褥热,濒临死亡,经抢救才转危为安。因此她对怀孕充满恐惧。医生也劝索菲亚不要再生育了。她向丈夫提出避孕要求,但托尔斯泰认为生儿育女是妇女的天职,以致夫妻间第一次发生激烈争吵。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作者借安娜嫂子多丽之口说:“避孕是不道德的行为。”小说宣扬“妇女的解放不在学校,不在议会,而在卧室”。托尔斯泰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违背妻子的意愿,无视妻子的要求,让她十六次怀孕,生了十三个儿女,其中五名夭折,还有三次流产。与此同时,《安娜·卡列尼娜》十二次易稿。索菲亚跟随着丈夫的改动,一遍遍抄写。书稿完成后,托尔斯泰感谢妻子的巨大付出,赠她一枚镶嵌着两颗钻石和一颗红宝石的戒指,这枚戒指被命名为“安娜·卡列尼娜”。

  生育、抄稿和操持家务,这就是索菲亚婚后十多年生活的全部内容。进入80年代,托尔斯泰思想发生变化,与妻子产生严重分歧。索菲亚精神受到刺激,家族遗传的歇斯底里气质也发展起来。于是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彻底结束。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来校作...
南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周恩来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