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刘刚: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稿时间:2018-01-10 15:28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

  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在此基础上,全国涌现出一批工作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高度认可、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文明城市典型。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全国各大城市都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和落实,很多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了突破性进展。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刚表示,文明城市创建使城市更强调宜居发展,使城市居民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城市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富有灵性和生机,城市居民的关系也更融洽。此外,文明城市创建注重人才的引进和资源的集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刘刚介绍,天津和平区是第一批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区,经过多年的建设,成为北方地区最富文化魅力和生态宜居的城区之一。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商务配套环境,不仅使城市居民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也使大量外地游客感受到一座城市现代与历史的交融。

  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又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刘刚表示,人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发挥公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应当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规范公众的行为,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二是让公众参与规划城市,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让居民充分表达对城市发展的诉求,推动政府更好地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

  “尽管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何使创建活动惯例化和常规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刘刚谈到,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首先是通过组织固定活动,让每个市民都关注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其次,通过城市立法和规划方案,把好的设想固定为正式文本。最后,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明城市的创建本质上是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因此,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三个维度,把握城市文明建设的脉络,创造城市的价值。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和品牌建设,使居民对生活的城市拥有自豪感。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