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张哲浩:“相视一笑被扣分”,高校管理应有度
来源: 红网发稿时间:2017-10-28 17:38

  文/张哲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近日,有学生发帖称石家庄一高校纪律严苛,自习课笑一下就要被扣分,引发不少网友质疑。但也有不少该校学生表示,学校要求严格也是为了自己好。25日下午,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张处长回应爆料称,自习表现与学生素质拓展分挂钩,但并不影响学生课业成绩,之所以用量化的方式对学生遵规守纪情况进行考核是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紧张。”(10月26日《北京青年报》)

  事情一出,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学校管得宽”,但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学校严格要求学生是对的,是为了“学生好”。从“禁止学生电脑装游戏,否则没收”到“平安夜封校”,再到“学校强制要求早操和早自习”,类似事件每一次都会引发网友们的“站队”和争论。实际上,在这些争论的背后焦点实际是高校管理学生的尺度问题。大学生刚离开“程式化”的高中学习生活,进入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或多或少会出现迷茫,因此,高校的引导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管理和引导一定要有“度”。

  有些高校管理失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角色定位错误。事实上,高校应当充当的是“传道授业、引领思想”的“引导者”,而不是“什么都管”的“保姆”,定位的错误则会出现本末倒置,让“成人成才”这个最基本的目标难以实现。除此之外,管理的失度还存在学校不顾实际、生搬硬套的因素。一些学校盲目把其他国家的高校规定直接拿来移植在自己的学生身上。“橘生淮北则为枳”,这种“拿来主义”既没有考虑到国外的特定条件,也没有考虑到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一来,势必会出现“政策变味”的情况,难以达成初衷。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校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视情况调整管理的“严与松”,做到引导为主,强制为辅,像郑州大学那样,采取鼓励性措施促进学生养成早起好习惯。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契约精神”,尊重学生意见,召集学生代表,共同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规章制度,如此一来,在执行过程中,既能让规定被更好地落实,也能充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得恰当能让学生顺利度过迷茫,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而管理得太过严格则会让学生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各高校应实事求是,仔细分析本校情况,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如此才能把握好管理的“度”,促成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