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丁晔: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文化自信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3日7版发稿时间:2017-10-20 17:06

  为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宣传和社会服务功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现刊发一组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研究文章,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体现在文化自信上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根基,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发的文化沃土。丢掉优秀传统文化,就如同自断根基、自毁命脉。因此,坚持文化自信,“不忘本来”,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就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充分、恰当的挖掘与阐发,从中汲取养分。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与推动者,也是文化发展的评判者与成果的享有者,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因此,坚持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就主体性而言,就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文化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为初衷与旨归;文化的推进要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文化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而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则是全体人民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离不开对人民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尊重和发挥,应该在对“本来”的坚守中确立文化自信。

   “吸收外来”

  随着人类孤立发展状态的打破,尤其是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交流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华文化也不例外。

  “吸收外来”意味着我们是主动了解和吸收,而不是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吸收外来”意味着我们所吸收的是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晶,而不是不加扬弃、照单全收。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之物,而它之所以“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会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在同其他文化的平等交流中创新发展,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

   “面向未来”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借鉴与吸收,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是为了使中华文化走向未来。这一过程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中国文化的背景色,浑厚深沉;革命文化就像中国文化的主导色,赤诚坚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像中国文化的强调色,炫目明朗。只有保护好渊源厚重的文化背景色,渲染出深沉赤红的文化主导色,点亮绚烂夺目的文化强调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色彩丰富、和谐斑斓。

  马克思主义以追求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在这一价值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已有的成就,更应该来自于不回避所面临的问题,深信自身的文化经过创新发展,可以应对发展中的问题,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方案,彰显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因此,应该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坚持文化自信。

  就历时性而言,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和增强文化自信;就共时性而言,要在融合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坚持和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