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刘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取向
来源: 南开大学报 第1339期(2017-05-26)发稿时间:2017-05-29 10:04

  □刘 刚

  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是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引领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三省市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什么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视角看,科技创新活动在空间上都是不均衡的,不仅表现为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的研发资源方面,而且表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IT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美国,尤其是硅谷地区。即使在IT产业的扩散过程中,同样是不均衡的,例如,台湾新竹和印度班加罗尔都是IT和ICT产业高度集聚的地区,属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或产业创新中心。

  从现有的发展实践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都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从经济中心到科技创新中心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和演化的基本逻辑。无论是纽约还是伦敦和东京,在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前都是一国甚至全球的经济中心。其次,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集聚地。科技创新资源的持续集聚,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其三,科技创新中心往往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区域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再是一个科技园区或城市的地理概念,而是以一个或若干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范畴。其四,都拥有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元素不仅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而且包括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产学研混合组织和创业文化。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和产业化的动力来源。

  因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内的科技创新资源高度聚集,拥有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富有活力,能够创造一批对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辐射带动区域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京津冀地区具备率先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

  首先,京津地区是中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在国家分布的新的高等教育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要创建24所世界一流大学和23所国际知名大学,其中京津地区高达10所,占全国比重的20.4%,与长三角相同,远远超过珠三角的4所。同时,作为国家队的中科院院所有43个分布在北京和天津,远远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其次,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分布着包括中关村、亦庄和滨海高新区在内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双创”特区,是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包括互联网和生物医药在内的高新科技产业在全国甚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日渐成熟。例如,在中关村形成了推动科技产业化和创业活动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而在天津滨海高新区通过大孵器和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形成了高效率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在未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把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官产学研一体化新型混合组织的建立,快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数据经济为导向的新经济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产业领域

  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国家已经把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锁定在发展以数据产业为导向的数据经济。因为,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中,随着Web2.0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数据和计算就像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的电力一样,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根据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新的科技产业革命首先来自新的科技知识的创造及其应用。在新科技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中与生产知识的融合,推动“关键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例如信息技术革命中的IT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关键投入品”向其他产业的扩散,形成新兴产业群,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最后,在新的科技知识运用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制度变革,改变现有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以及空间组织形态。在新科技产业革命过程中,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心的中心城市,通过引导城市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打造高度开放和网络化的新经济与空间组织形态,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竞争新前沿。

  因而,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首要的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启动和发展与“关键投入品”相关的产业。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言,包括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内的数据产业,就属于“关键投入品”产业。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中,数据和计算将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廉价投入要素。

  在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中,伦敦是一个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早在工业革命时期,依赖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殖民地贸易,伦敦就确立了世界城市的地位,成为国际贸易、制造和金融中心。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向美国的转移,尽管世界城市的地位相对下降,但是经过后工业化阶段的持续转型和发展,在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伦敦仍然具有全球影响力。

  无论是金融还是创意产业,在数据经济兴起之前企业都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如何利用和挖掘已经沉淀的海量金融数据和创意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富创造的能力,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伦敦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方向。包括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内的数据产业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伦敦金融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2010年以来,利用数据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通过平台为主导的金融科技和创意科技的发展,伦敦再次作为欧洲创新中心的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平台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主导者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而是平台企业。一方面平台企业本身就有科技创新的前沿,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平台企业通过创业孵化和技术扩散融入现有产业,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改造。

  例如,在伦敦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平台企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金融和创意产业,打破了原有产业价值创造的组织体系,重新配置和整合原有产业资源。以平台企业为核心,金融和创意企业之间形成了新的互动规则,构建了以平台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随着平台为主导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原有产业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者逐渐边缘化,成为价值网络的外围节点。原有金融产业的主导者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随着以数据平台为主导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兴起,在包括支付业务、跨国转账业务和消费信贷在内的业务领域逐渐替代传统金融机构,发展为产业生态系统的主导。而传统金融机构则逐渐成为平台企业新价值创造系统中的非核心价值创造者。

  平台能够吸引集聚资源,重构产业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数据驱动的产业主导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形成,包括交易双方数据的实时抓取展示和对数据关联、计算和挖掘而形成的知识创造体系。平台集聚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数据的实时在线分享,通过将大量市场交易主体实时交易信息的分享,实现了低成本快速交易。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平台的数据共享,形成了新的知识创造系统。平台的广泛链接能力打破了“信息孤岛”效应,为数据关联计算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算法模型的构建,以及数据技术与传统产业业务知识的结合,实现了知识创造的持续涌现,为现实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系统支撑。

  从金融产业看,与传统金融企业不同,数据驱动的金融科技公司以数据收集、加工和计算为导向,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在数据的收集和加工上,金融科技公司加工的数据维度和数据量远超传统的金融巨头,尤其是对客户行为数据和关系数据的收集与分享方面,突破了原有金融机构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在数据加工和计算方面,基于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在内的新兴数据分析技术,金融科技公司实现了在线数据的多维度、实时性和大体量分析计算,驱动金融机构在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等多个业务领域形成大数据决策模型,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

  在组织方式上,围绕着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金融科技产业形成了平台化趋势。在伦敦金融业价值网络中,位于网络中心节点的企业都是平台型科技金融机构,传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则成为平台资源整合的对象,在新增价值创造系统中逐渐被边缘化。而平台集聚和整合资源的基础则是实时在线数据汇集、加工和计算能力。

  与金融产业相同,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创企业通过把数据技术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创意内容产业的平台化,衍生出新型科技型创意产业集群,是伦敦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数据驱动对创意产业的渗透是全面的,几乎涉及伦敦创意产业的全部产业门类。在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从创意的创造到制作、流通和传播,数据科技都提供了技术支撑,甚至在某些产业领域起到颠覆性作用。一批数据科技公司的涌现打破了原有产业的竞争格局,同样形成了以数据平台为主导的新产业生态系统。

  以伦敦从全球金融中心和文化创意名城到欧洲创新中心的转变过程看,数据产业与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伦敦再次兴起的关键。以数据科技的产业化为导向,以数据平台为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的形成和完善,是伦敦数据经济兴起和发展的逻辑主线。

  无论从硅谷还是从伦敦的发展看,作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是运转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形成创业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在成为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激发是前提和基础。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主体是多元的,表现为协同创新和大众创业活动的涌现。其中,拥有知识和梦想的年轻人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因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年龄会影响新知识的吸收,年轻人更容易学习和创造新知识。

  建设创新创业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有助于形成鼓励创业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新创业是高度不确定性的活动,成功的创业带来的是社会福利的增加。如果让创业者个人承担创业风险,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形成有效的创新创业的风险社会分担机制,才能使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动涌现出来。

  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中,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表现出某种新的特征。例如,“平台+中小企业+服务”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组织形态。在资源配置中,平台集聚服务资源和技术资源,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者。在创新经济条件下,平台不仅指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内的产学研新型混合组织,而且指网络平台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组织,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府的角度看,培育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不是要干预市场,而是要补充市场机制的不足。

  科技创新中心不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而是区域范畴。其中城市群之间的相互分工和协作,尤其是把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协作共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环节。

  根据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新的科技产业革命首先来自新的科技知识的创造及其应用。在新科技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中与生产知识的融合,推动关键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例如信息技术革命中的IT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关键投入品向其他产业的扩散,形成新兴产业群,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最后,在新的科技知识运用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制度变革,改变现有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以及空间组织形态。在新科技产业革命过程中,区域经济将通过城市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打造高度开放和网络化的新经济和空间组织形态,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竞争新前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京津冀已经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群之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格局。而如何通过协同发展,通过新的科技知识与现有生产知识的结合,率先发起和参与新科技产业革命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在内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可能是一个城市,而要依赖多个城市之间的协同。

  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和产业结构变革仅仅是一个方面的表现,新的城市功能形成和城市之间新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出现,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在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中,通过产业结构变革、技术集聚和扩散、网络化效应,京津冀将出现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经济形态。

  总结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又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

  科技创新资源的富集只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培育和完善富有效率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数据经济和平台企业,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涌现,形成城市群之间的协作体系,才是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基本路径。

  从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打造的科技创新中心不再是传统的科技城,而是率先发展以数据产业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和经济体系。数据产业的发展依赖的是能够实现数据实时在线共享的平台。而数据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产业结构,而且改变新知识的创造能力。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