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启迪青少年“仰观宇宙之大”——苏宜教授与《天文学新概论》
来源: 南开大学报 2024年4月15日发稿时间:2024-09-04 17:53


 

□ 石 金

近几年,随着我国“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不断地成功飞天,人们对于太空探测的兴趣越来越浓,天文学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笔者不禁想到一部经典的科普读物——南开大学天文学教授苏宜先生编著的《天文学新概论》。从2000年至今,这本书已出到第五版(此外还曾在台湾出版过繁体字版),28次印刷。这部书原本是苏先生为南开大学文理工医等各专业学生讲授“天文学概论”通识课而编写的教材,现已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科学素质教育丛书”之一种。多年来,它逐渐成为很多青少年进入天文学殿堂的必读书。全国不知有多少学子在苏宜教授的影响下喜欢上了天文学,甚至投身天文科学事业。

笔者曾于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之际来到南开大学龙兴里小区拜访苏先生。聆听苏先生讲述他与天文学的不解之缘……苏先生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学研究,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和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长,具有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天文观测经验。

上世纪80年代,苏先生调到南开大学任教,由于南开大学没有设立天文学专业,他无法专门从事天文学研究,但始终念念不忘天文学。1993年,那时苏先生已经是56岁,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南开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天文学概论”通识课!1997年起又同时在天津大学开课,深受学生们欢迎。二十多年间,苏先生连续不间断地讲了49个学期,两校共计两万多名学生选修过这门课程。

笔者因为对天文学有兴趣而认识的苏先生。2021年的这次拜访苏先生,有幸获苏先生惠赠一册《天文学新概论》,不过不是最新版,而是第19次印刷的版本。苏先生非常客气地说:“你来晚了!出版社第22次印刷版本的500册,他们各方面有需要的都已经开车拉走了,我手头的最新印刷版也刚送没了,只能送给你一本第19次印刷的版本。我本来说,你太忙了,我给送过去,可是你非要说你自己来取。结果你总不来,别人捷足先登,就都送出去了。你来晚了一步,很抱歉只能给一个旧一些的印刷版了,不过内容是一样,都是第五版的。”

我大学时错过了选修苏先生的课。但阅读苏先生这部著作,觉得内容非常系统详尽、深入浅出,或能稍稍弥补当年没能聆听苏先生讲课的遗憾。

翻开第一页,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王绶琯先生所书篆书对联:“探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联语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之句,用来题赠苏先生大著,非常巧妙而贴切。而王先生书法用笔圆劲古朴,章法理性中透着灵气,似乎取法于李斯、邓石如一路,然而用笔含蓄且蕴藉、流动而自然,了不起,我很喜欢。

书的前言,第一句话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那句著名的“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苏先生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这部教材兼科普读物在多次修订再版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厚,且深入浅出,不仅受到普通天文学爱好者的欢迎,还获得天文学专家的普遍赞誉,一些天文学专家教授甚至把《天文学新概论》作为教学参考书。南京大学孙义燧院士在该书序言中说:“本书避开了数理方面的困难,全面叙述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近代发展,逻辑严谨、深入浅出、条理分明,文风朴实而优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天文学基本读物。”

著名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车铭洲先生在序言中说:“中华民族素有博大的、活跃的想象力,自古以来就把天、地、人贯通在一起,寻求对万物万事解释的一以贯之的原则……这种自然一体和依宇宙客观规律办事的哲理,总是很伟大的。现代哲学家和天文学家们常引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不知道康德是否知道,远在他之前,中国人早已将二者统一在一起了。天文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在著名的《兰亭序》中曾有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在听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讲座、阅读叶先生有关著作时,也曾见到叶先生对“天文学概论”课的推介。叶先生认为,如果一个人想提升自己的眼光和人生境界,就要对人世,对大自然、宇宙有博大的关怀,不仅要“通古今之变”,还要“究天人之际”。我记得叶先生还举了例子说,有喜欢诗词的同学选了苏宜先生的天文学课,开阔了眼界,领悟到一些很深的人生道理。

苏先生听我这么说,十分高兴:“是吗?我也很佩服叶先生。但我从来都不知道叶先生还在讲课的时候提到过我,你帮我找找,有没有录音或者文字记录,我想看看叶先生是怎么说我的课的。”

我回来后翻了书,还真找出来了。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叶先生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第三章中找到的,这是根据叶先生2002年冬在南开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的。我拍了图片,微信发给苏先生,他读到叶先生提到他讲授天文学课的段落,非常高兴。

其实苏先生也有非常深的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苏老的散文《母亲妻子女儿》曾发在《南开大学报》文艺副刊上,文笔洗练而生动,写得十分深情感人。

苏先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在其大著《天文学概论》中也有所体现。

“中国的现代天文望远镜建设”一节中,在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的建设过程、工作原理和科学目标之余,还介绍了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为该项目鞠躬尽瘁的故事。

此外该书还有一段话引起我的注意:“封面FAST照片是南仁东先生逝世前4个月(2017年5月17日)嘱办公室张署新主任发给本书编著者专为本书封面所用。我们深切缅怀南仁东先生。”

我说:“现在这种图片在公共领域、在网络上应该都很常见,您还为了一张图特意在书里感谢南先生,真周到。”

苏先生说:“南先生非常了不起,中国天眼FAST建设计划就是他1994年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历时22年建成。结果刚刚建成,南先生就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南先生为FAST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跟南先生有交往,所以我跟他说我要用这张图作为封面,他很高兴,就说你别用网络上那些图,我给你发去高清图片。那时候他已经重病住院,特意委托助手发来高清图片作为我们这本书的封面图。后来过几个月南先生就去世了。”

书中还写道,在南仁东先生逝世后,苏先生特撰挽联以致敬:“大器终成五百米天眼观宇宙;魂兮归来十三亿国人哀神州。”笔者以为,该挽联感情深沉而对仗颇工。“大器终成”化用《老子》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句;而“魂兮归来”则出自屈原《楚辞·招魂》,寓意南先生病逝于国外———用典贴切而自然。又如书中“月相”一节,结合中国古诗词描述了月相的变化,将严谨理性的科学分析置于诗情画意之中。

这么生动的教材,不禁让我内心又多了一些对苏先生课堂的神往……我问苏先生:“您的天文学课还在继续讲吗?有机会我也想去听听。”苏先生说:“年纪大了(苏先生今年已经84岁了),加之前几年夫人生病需要照顾,就不讲了。”

我说:“那这门课在南开就没人讲了吧?太可惜了。”

苏先生说:“可惜我们南开没有天文学专业……南开原来有个学生,叫曹晨,他因为选修了我的天文学课而对天文学感兴趣,研究生改读天文学专业,后来他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毕业后,去了山东大学,现在他已是山大天文学空间科学系教授,并且是山东天文学会的骨干,这对他个人的发展很好……”

讲完这个故事,苏老遥望窗外,陷入沉默……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领导会见牛津大学校长
陈雨露参加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
南开大学代表参加世界中文大会
南开大学第三十一次学生代表...
南开学者参加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
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
2024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
校领导率队赴重庆开展招生宣传
在津高校离退休工作调研座谈...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