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严修曾荐拔张元济
来源: 今晚报20230517 19版发稿时间:2023-05-17 16:09

曲振明

  《张元济全集》中收录一封天津陈宝泉(近代教育家)来信,该信写于1929年6月28日,言:“泉自北归后,诸务丛集,深以通候过迟为歉。兹抄呈范老自挽诗及泉所编范老事迹报告呈阅。归时晤严慈约君,曾道先生盛意。伊甚感激,云‘先父生平著作正在整理。俟家族会议后再决定刊云’,大约须在明春矣。”

  事情是这样的,1929年3月15日,近代教育家严修逝世。在3月31日追悼大会上,时任天津特别市政府参事兼秘书帮办的陈宝泉作《严范孙先生事略》。6月,陈宝泉赴南京参加中山先生奉安大典,进而去上海考察市政,其间会见好友张元济(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在交流中,张元济得知严修逝世的消息,并有意为严修出版生平著作。陈宝泉回津后,向严修次子严智怡(慈约)转达,并把严修的自挽诗及《事略》寄去。陈宝泉在《事略》中谈到严修从政时代,注意延揽人才,“所荐拔者”第一位就是张元济。说到严修荐拔张元济,颇有故事要讲。

  严修与张元济皆为光绪进士,共同热衷维新变法。严上书开设经济特科,张因参加百日维新被革职回到上海。说到二人的交际,《严修年谱》记:1902年8月,严修偕严智崇、严智怡赴日本留学并考察教育。11月归国,途径上海,“答拜张菊生(元济)”。那时张元济在南洋公学负责译书院并兼职商务印书馆。从“答拜”二字看,是张元济先看望了严修,而严修又作回拜。推测严、张二人由此开始交往。

  1905年底,清廷废除科举,成立学部,任严修为学部左侍郎。1906年1月初,学部就绪,经严修提议,奏调张元济开复原官,任学部参事厅行走。一个被朝廷免职的官吏能够官复原职,可是一件大事,因此张元济对严修感激不尽。

  同年3月,张元济到京。初在学部,后由外务部借调开办储才馆。不久,其痔疮发作,两次去学部向严修请假,未遇,故向储才馆请假三个月。回到上海后,他给严修写了一封信。称“元济樗栎散材,猥承荐拔,从公三月,毫末无裨。初意本不欲久居京华,重以折足复足之惧,故屡承慰留,而终思引退。前月廿二日亲诣衙斋,具呈乞假,会驺从未临,复踵门求谒,卒不获见,怅然而归。……”从这封信确认了张元济复出,是经严修的荐拔,并在学部工作三个月。此前,张元济不愿意来京,是因“重以折足复足之惧”,即担心戊戌罢官之事重演。信中还对学部章程、南方毁学的案件以及日本留学、奖励捐产办学等事,向严修询问。说明张元济十分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次接到陈宝泉的信后,张元济读陈宝泉《事略》,“感念老成,弥佩盛谊”,并对得知严修病逝消息稍晚,未能前去祭奠表示遗憾,为此特步严修自挽诗原韵,作挽诗《严范孙先生灵鉴》:“铜驼荆棘今何世,北学星沉已十旬。忽诵遗诗来远地,更怜吾党失斯人。弦歌百里声犹在,山木千秋道不沦。白马素车长诀别,临歧愧我未躬亲。”张元济在诗中将严修誉为“北学星”,感慨失去一位志同道合的人。并用“弦歌百里声犹在,山木千秋道不沦”比喻严修对后世的影响。

  张元济不忘严修知遇之恩,在回复陈宝泉的信中,再次提出“将来纂次遗著,如有成议,尚乞见示为荷。”不知何故,出书之事并未实现。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3-05/17/content_15371_7702388.htm

审核:韦承金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来校作...
南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周恩来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