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
扫此二维码,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今年是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启用100周年。从天津城南的“荒凉一片”,到如今繁华热闹的市区,八里台的变迁不仅展现了城市空间的拓展,也是天津科教发展、城市精神塑造的缩影,是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共同进步的象征。思源堂作为唯一尚存的南开大学早期主建筑,亲历了百年沧桑巨变。
今天,南开师生习惯将八里台称为老校区,称津南校区为新校区。但在当年,八里台也曾是一座新校园。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授课于南开洼,南开中学南面的一栋两层楼房,直到1923年才迁至八里台。看当时的天津地图,八里台在城市南端,老城里、租界区房屋鳞次栉比,而八里台周边,除了南开大学很少有其他建筑。如今,津南校区的同学可能还会为远离市中心而抱怨,但在一百年前的交通条件下,八里台其实更加不便,何况当时还处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下,身处市郊甚至安全都很难保证。1923年6月28日,南开大学在八里台举行第一届学生的毕业式,邀请社会各界观礼,以此宣告新校区启用。但由于道路不通,大部分人需要从海光寺坐船到现在的南大东门,再进入学校。
不仅校外交通不便,校内当年也到处是水洼荒地,芦苇丛生。从南开洼到八里台,南开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地租便宜,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用。张伯苓校长乐观地表示,水洼可以填平,用来建设校园。后来,老舍、曹禺两位南开校友在张伯苓七十大寿时写诗道:“在天津,他把臭水坑子,变成天下闻名的学堂,他不慌,也不忙,骑驴看小说──走着瞧吧!不久,他把八里台的荒凉一片,也变成学府,带着绿柳与荷塘。”此后随着人口迁移与市政建设,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中,八里台周边逐渐成为高等学府和文化机构聚集之区、天津的繁华地段。
当年的南开是一所私立学校,办学资源有限,全靠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得益于来自天津的源头活水。张伯苓常常自称化缘的老和尚。南开大学早年三栋主要建筑──秀山堂、思源堂和木斋图书馆,都是在捐助下建成的,其命名也都与捐助者有关。秀山堂之名,纪念的是当时已故的江苏督军、天津人李纯。李纯号秀山,他将遗产的四分之一捐给南开大学。为表感谢,学校将第一座教学楼命名为秀山堂。学校最早的图书馆大楼,得名于其主要捐赠者教育家、藏书家卢靖,因其号木斋,这座建筑被命名为木斋图书馆。
思源堂的名字更是表达了饮水思源之意。建设思源堂的经费来自国内外共同资助。当时美国罗氏基金团(即洛克菲勒基金会)正准备资助中国的科学教育,计划选择公立、私立各一所大学。经过前期调研和实地考察,基金团认为南开教学质量高、校风纯正,决定予以资助。南开建设科学馆预计需要25万元,罗氏基金团提出条件,可资助一半款项,但学校必须在国内募集到另一半经费。正在张伯苓为此犯愁时,实业家袁述之承诺,以其母袁太夫人的名义捐款7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想办法补足余款。学校将科学馆命名为“思源堂”,亦即“思袁堂”。
南开建设得到天津各界支持,学校发展反过来也为城市赢得荣光。思源堂作为南开科学馆,首先是一座理科教学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师生在此进行授课、学习、试验、科研。那时中国的科学教育刚刚起步,国内尚不能培养理工科的大学教授。为此,南开专门聘请了一批刚刚从国外高校学成的学人。数学家姜立夫,物理学家饶毓泰,化学家邱宗岳、张克忠、杨石先,生物学家李继侗,等等,当年都只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纷纷来到天津,在八里台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后来成为国内相关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很多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院士──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和1955年新中国首批科学院学部委员。据统计,全面抗战前任教南开的学者中,成为首批院士的人数(包括文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仅次于清华、协和医学院、北大和中央大学。特别难得的是,从八里台走出的早期学生中也有三位入选──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殷宏章。
思源堂中还设有研究机构,其科研工作与天津地方产业紧密呼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的硫酸市场完全被日货垄断。为此,有爱国实业家求助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在所长张克忠带领下,研究人员仅用了1年时间,就设计并建成年产3万吨的利中硫酸厂。应化所又与永利碱厂展开密切合作,助力天津发展成为酸、碱、盐产业完备的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之一,打破了日货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张克忠自豪地说:“中国问题可以由中国人自行解决。”
爱国主义是南开教育之魂。南开也因为爱国事业、爱国活动被日寇视为眼中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将南开这所世界闻名的教育文化机构,作为攻打天津时的首要目标之一,这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暴行。美丽的八里台校园化为一片焦土。秀山堂、木斋图书馆、学生宿舍毁于一旦。所幸,思源堂虽成千疮百孔,但主体建筑保留了下来。张伯苓得知南开遭劫,强忍悲痛对记者讲:“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思源堂现在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开八里台校区也成了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奋斗,公能日新”“越难越开,愈挫愈奋”的南开精神是天津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百年思源堂,百年八里台,在新时代依然为天津发展,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本专栏图片由《小楼春秋》摄制组提供)
《小楼春秋》解说词:
理科教学楼──思源堂,学校行政办公楼兼文商科教学楼──秀山堂,木斋图书馆相继建成,20世纪20年代末,南开大学初见规模,马蹄湖、大中路、校钟、莲花池……校园美若花园,建筑风格独特。
南大是私立学校,它跟公立学校没法比,无论是财务、人员、资源,但是南开大学它有自己的特色,特色非常鲜明。你看最早有三科:文科、理科、商科,“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办学宗旨就是“知中国、服务中国”,以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学术为背景,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这个学校无论是办学还是育人,目的就是为了国家民族而去培养人才。
在育人过程中,实际上张伯苓始终贯彻着一个理念就是爱国。1934年提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公”是指什么,张伯苓的话是大公,实际上今天我们理解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就是为民族、为国家,“能”就是你的能力,能够实现“公”志向的你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允公允能”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南开精神的内核。(节选)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3-05/16/content_162_7696811.htm
审核:韦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