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此情依依忆华年
来源: 《南开大学报》第1435期 3版发稿时间:2022-08-02 14:28

  作者 彭树堂

  于今白发老叟,羸弱瘦小,我依然思念挥手兹去的日子。惟岁月的刻刀在我人生历程中镌刻的碎影微痕成为弥足珍视的,胜过社会变迁的轰轰烈烈。而大学生活是最可珍忆的时光,知识的灯烛,家国的情怀、教养、师恩、学谊、正直与永恒……南开精神影响着我们的一生。纵有春秋耿日月,此情依依忆华年。

  同学情怀

  1964年8月30日,我背着母亲浆洗缝好的被褥,携带着同学赠的脸盆、工具书,老师送的粮票,记系着父亲题字的殷殷嘱托,自家乡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上车,乘上第130次列车,来南开大学开始求学之路。车厢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乘客,车启动的汽笛鸣声和列车在前行中铿锵声伴随着,奔驰在东北和华北大平原上。大约经历了几十个车站,历时36小时,终于在9月1日凌晨到达了天津东站,迎新的高年级同学把我接到南开大学。
  我在南开大学至1970年2月,其中经历“文革”长达3年零8个月,真正的学习时间不到两年。但似乎,即使这样,我们比高于我们学年的同学学业时间要长些。因为,我们这些年级还算幸运,尚能够整块时间潜心学读。而高年级的同学由于下乡参加“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宝贵的学习时间绝大部分被政治运动“运动”掉了。接下来的“文革”,致使我们最终丧失整个学年学业,这不能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悲剧。经过了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后,再咀味其对我们的心灵撞击,不乏时常的隐痛。
  逝去的岁月不再,大学春秋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留恋和珍藏的。青春在狂热的风暴中被打磨掉,无尽的幻想变成了困顿与迷惘,人生的路终有了启端。我依然怀念南开园的大学生活:开春化冻时散发略带盐碱味的新开湖,那湖畔的图书馆,那小河边的第二学生宿舍,那主楼五层东南角一隅的我们教室……自然,由9名男生11名女生组成的我们这个班级团队,无疑是思怀的主体。
  我的学生证号码是64086,“64”是年号,“086”是我在这一年所录取专业学生的排序。来自四省三市一海外的同学组成我们这个班集体,既有大都市人文景气,也不乏乡土味道。
  1964级俄语专业班,在外文系中比较活跃。因为我们班中有多名来自北京的同学,俄语基础特别是口语好,善于表达,用俄语交流很受老师重视,也令我们这些来自其他省市的同学羡慕。“俄二”,即我们64年级班。迟传荣伶牙俐齿,能滔滔不绝地外语交流,许秀兰、李茂兴有广播口才,是广播社成员,李茂兴有颇似赵忠祥敦厚圆润的男中音,刘小宁来自上海、人斯文整洁,使得我们第二学生宿舍119室其他7名同学望尘莫及。刘小宁的字隽永蕴藉、颇带篆意,张桂贞字娟秀飘逸,十分有幸他们俩都为我留下了笔迹。赵烽有舞蹈天赋,是南开大学舞蹈队的骨干。1964年12月31日,新年除夕班上组织迎新文艺晚会,赵烽,于幼梅、王陇梅跳藏族舞《毛主席的光辉》,似乎是由于舞蹈服饰缺失,或是某个舞蹈动作不够精确,舞蹈跳完后大家一直交流。那时的同学们真诚,充满理想。
  1969年秋天我们本该毕业了,但“文革”正在进行,学校下乡搞“斗批改”。是年冬天因战备需要,各大军区、军兵种从高校挑选一部分外语人才到部队。全班20名同学有8人分别参加了陆海空军。1970年2月,我与南开大学6名教师“携笔从戎”到了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部队。军旅生涯15年,后转业地方从事软科学研究工作。

  大家风范

  我十分敬慕李霁野先生。1964年9月3日,开学的第一天我见到了久仰的李霁野先生:不高的身材,整洁有素的衣着,圆润的面容,鹤发童颜,学者风范中不失彬礼谦和。大抵由于我比较喜欢文学的缘故,中学时就知晓先生的大名,是诗人,是翻译大家……“现在由李霁野讲话。”系办公室主任胡中林话音刚落,霁野先生以其略带安徽乡音介绍了外文系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情况等。他语重心长地对新学年新同学提出殷切期望:同学们到南开一定要认真读书,心无旁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先生的教诲依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从霁野先生的第一堂课中我们领悟到求学治学的要义,抑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人生演进的里程中,即令有多个解,但最大的解应该是勤奋敬业、家国情怀、道修于人,能奉于民。
  忆及霁野先生的学范师风,想到更远一层。他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这更加增添我们对他的景仰。50多年前,一个炎热的盛夏天,我和蒋文彦拜访了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同是鲁迅先生的战友和学生的曹靖华先生。在北京大学曹靖华先生寓所,曹先生朴素的着装,略带河南口音,和蔼可亲地接待了我和文彦。他说,他和李霁野都是鲁迅先生发起的现代文学团体未名社的成员,另外还有3位是韦素园、韦丛芜和台静农。台静农在台湾大学,鲁迅先生和韦素园、韦丛芜都先后去世了。在大陆只剩他和李霁野,一个在北大,一个在南开。曹靖华和李霁野以翻译大量的苏俄文学名著成为未名社的中坚力量,深得鲁迅信任。他翻译的《铁流》,李霁野翻译的《简·爱》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此次拜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开外文系主任是李霁野先生,而中文系主任是李何林先生,“双李”先生同在南开大学,与隔海相望的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先生三人同乡同学,三人又同是当年鲁迅先生创办“未名社”的骨干中坚,是鲁迅得以信赖的朋友。李何林先生是鲁迅学术思想研究资深专家,曾任鲁迅纪念馆长。李霁野先生曾在台湾大学教书,解放前夕回大陆,台静农一直职守台大。著名的中华古典文化使者、诗词家叶嘉莹先生,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通过李霁野先生的倾力支持、举荐从海外落叶归根到南开大学的。霁野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光明、进步,践行着鲁迅先生开拓之路,献身教育事业数十年,至善至真。在鲁迅先生去世后,他真诚关心鲁迅先生家人。他主教外文系数十年,提掖青年才俊,致力于学科建设。1998年外文系升格为外语学院,由单一语种到语学多种、学科齐备的学院,亦浸透着霁野先生生前为之付出诸多心血,这也是他毕生为之服膺的追求所在吧。

  师恩长念

  大学班主任杜阿老师教我们语音课,满族人,与我是同乡,哈尔滨人,她很关心我们,帮助我和马平辅导口语。还时常约我到她家中,坐一坐,聊一聊。以至后来我和蒋文彦、韩进水、张桂贞都与杜阿先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杜阿老师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特意给我和文彦写信,谈她的感受。她的爱人唐德增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干部,1952年转业,1957年到南开大学历史系读书,1962年毕业后留校,60年代初期,在南开大学人事处负责教职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退休前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部书记。杜阿老师则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当教员。杜阿老师毕业于哈尔滨市外语专科学校,该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领导的学校,始于1941年延安抗大第三分校俄文大队。杜阿老师是苏联专家培养出来的俄语研究生,学历资质好,工作热情高,教学能力强,对同学满腔热情。在评定职称时,唐德增主动让杜阿不报高级职称,把名额先让给其他人。直到退休前杜阿老师仍是副教授职称。
  黄雪珍老师,上海人,俊俏文雅,一口上海腔的普通话,轻声曼语。她的爱人宗玉才教授,辽宁人,是一位有才华的教学专家,从苏联留学归来,也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调到南开大学,是外文系的中坚骨干。宗玉才英年早逝,黄雪珍抚养一双儿女成人。1999年南开大学80年校庆时,我回到南开园,张桂贞带领我们同学专门看望黄老师。黄)珍老师很达观,与儿女一起,享天伦之乐。
  瓦莉雅老师是中俄混血儿,其丈夫是外文系俄语老师曹世文,教授语法。瓦丽雅老师个子不高,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金发女郎,头发油黑油黑,对我们口语较差的学生很耐心。当时她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瓷娃娃,名叫达纽莎。对3位老师至今我们十分感念尊敬。
  受南开濡育熏陶,走出校门的50年来我以南开校训为镜,和着时代的脉搏跳动,与改革开放风雨同行。无论是在寒风相袭的严冬,还是和煦温暖的盛春,在家境艰窘的时刻,我以笔为耕,著书立说。我主持的课题百余项,主编、参与编写出版的学术著作数百万字。我坚持写日记长达56年,逾数百万字,这两个“数百万字”似成为我瘦骨清风书生悦享的“财富”。我曾9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军队转业先进工作者、“科联英才”、“改革开放30年促进中国民营科技发展先进人物”、被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等诸多荣誉和表彰,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活着抑或尽可能多地有所作为和给予,这是我的一点感悟。

编辑:付坤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