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观众选择演员
来源: 南开大学报 第1431期(2022-05-01)发稿时间:2022-05-17 09:54

  □刘子驹

  去年11月初,上海京剧院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在津连演四场经典大戏——《霸王别姬》《大探二》《锁麟囊》和《四郎探母》。这四场戏场场爆满,津湾剧院座无虚席。近年来的津门京剧剧场已鲜有此盛况。史依弘,以其对艺术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不仅让戏曲观众重拾了对国剧的希望,还把一些原本在戏曲之外的观众带进了京剧的剧场。笔者有幸身处其间,于盘桓迷醉中悟得了一个戏曲艺术的规律:观众选择演员。
  如今,有一些戏曲演员牢骚满腹:“观众不懂戏,他们不给我叫好。”以笔者之见,这样的演员未免浅薄!未免无知!戏曲在其心中早已被封神,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容置疑的代名词,成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八个字必然的指称对象。而他们作为具有如此价值的戏曲的“传承人”,就天然地自带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为自己戴上“传承人”的帽子,自满、自负、守旧、固步自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割断了自己与观众的联系,将戏曲推向死亡的边缘。
  在梅兰芳时代,只有观众选择演员的道理,哪有演员选择观众的道理。一个演员欲成腕儿、成角儿,必要掌握大量的剧目,锤炼自己的绝活儿,树立自己的风格,与其他演员竞争,去抢夺市场上的观众。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滩,李桂春就曾为与高庆奎打擂台,专门向汉剧艺人学习《打金砖》并移植为京剧,从而一炮而红。可现在,戏曲演员的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根本不需要去争取观众,也就更不需要拥有自己的“绝活儿”、自己的风格,更何谈自己的剧目。他们只需要在“传承”的温室里,抱着将死的戏曲颐养天年。一个活的艺术就这样被“传承”为了一个死的艺术。
  就在这个虚假繁荣的戏曲行里,史依弘成为了一把象征生命的火炬。她创办上海依弘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体制内做起了体制外的事情,努力多演出,努力见观众,重新搭建起那个坍塌已久的架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桥梁。史依弘自己也曾说道:“你演得越多,票房越好,越让观众认识你,观众就越来。”去年下半年,史依弘从上海演到武汉,从武汉演到天津,又将从天津演回上海,再从上海演到江西、湖南、山东。试看如今的戏曲界,还有哪个演员能保持如此高的演出频率?
  一个演员欲争取更多的观众,就要有更高的艺术水准。史依弘在坚持演出梅派戏的同时,兼善昆曲,也演出其他流派的经典剧目,还排演题材新颖的新编戏。她的表演风格延续了上海京剧院《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贞观盛事》等剧目的传统,一跃而成主流京剧美学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何以如此?笔者认为,继承传统绝不是抱残守缺,也不是盲目创新。史依弘得以成为主流京剧美学的代表,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不泥于流派,兼采众家之长。其二,继承京剧基本艺术理念,并应用于舞台实践。这两方面原因互为表里,又皆本于观众的审美需要。
  反观如今的戏曲行,老生唱余派的不可唱马派,旦角唱梅派的不可唱程派。一旦越界,就被批为欺师灭祖,败坏伦常。笔者以为,学习前人不等于学习流派。学习前人的目标应为学习前人的艺术理念,加以经年累月的舞台实践,并将自己成就为角儿。南京大学已故教授解玉峰曾指出:“如果说‘流派艺术’的本质是个人风格,那么这种‘个人风格’只能适用于个人(流派创始人本人),而不能成为通行的艺术准则加以提倡和学习。”亦如郭宝昌导演之言:“您是角儿,您就得自己创出自己的派。”史依弘正如此言,她勇于破除学流派的成见,善于学习不同流派所承载的艺术理念,兼采众家之长,演出程之《锁麟囊》《春闺梦》,尚之《昭君出塞》,荀之《金玉奴》。故看史依弘之《锁麟囊》,观众看到的不是程“派”薛湘灵,而是史依弘风格的薛湘灵。
  至于何为京剧基本艺术理念,以笔者浅见,其承载于脚色制所规定的四功五法和不同艺术家的经典剧目。由这种艺术理念创造出的戏曲美学,应该是属于角儿的,非流派的,面向观众的,面向时代的。故戏曲无论传统与新编,可称经典者在艺术理念上实为一脉相承。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史依弘排演的两出新编戏——《情殇钟楼》和《新龙门客栈》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反观一些院团的新编戏,让话剧导演执导京剧,抛弃了京剧的基本艺术理念,可谓新戏一出,骂声一片,终沦为笑柄。另外,史依弘这两出新戏的成功还证明了,西方文学经典是否可以用京剧的手法表现是一个伪命题,现代武侠电影是否可以移植为京剧也是一个伪命题。正如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所言:“只有我们要求用京剧的手法表现我们规定的现代生活才是问题。京剧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这需要由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决定。”
  笔者相信,在观众选择演员,演员争取观众的这种良性双向互动中,“京剧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实际的解答。史依弘已成为京剧重走市场化道路的先驱,这种探索或许可以带领京剧走出现实的困境,让她的美重新被人发现。这才是京剧的未来!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腾冲市委书记一行来访
校领导赴云南省开展招生宣传
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前沿小学...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学习教育】校领导为四单位...
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
南开大学第十八期“青马工程...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