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一名逆风而上的新党员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1-28 17:47

教师志愿者合影(后排右二为王超)

  南开新闻网讯 1月8日,寒假第一天,软件学院教师王超照常来到津南校区软件楼办公室,继续忙碌在科研一线。但疫情眨眼之间爆发了,防控升级,津南校区需要封闭管理,王超毅然支持学校决定,主动留守,开启了他人生中难忘且特别的17天留校生活。2021年12月,王超刚刚入党,在这17天里,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无畏坚守,逆风而上。

深入抗疫一线 做校园守护者

  1月9日上午,接到学校招募教职工志愿者支援抗疫的号召,王超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通过学院报名参加,被分配到教工志愿者一组——医疗协助组,主要承担核酸检测准备、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持、收集样品试管、组织学生填写报名表等工作。期间,王超一共参加了6次志愿者活动,其中3次从头至尾没有换班,对于半夜紧急组织的核酸检测,他也毫无怨言地赶赴现场协助工作,有时一干就到了凌晨。

  由于津南校区封闭管理,学院值班人员无法进入,于是王超又主动担起了在学院办公室值守的工作,及时处理师生盖章等事宜,随时为师生提供服务、解惑答疑。与此同时,王超作为一名班导师,积极协助辅导员,为滞留津南校区的59名软件学生发放抗疫慰问物资,关注学生情绪,及时给予学生安抚。他兢兢业业,只为在校园抗疫的一线,尽己所能,与各位师生一道,做南开园的守护者。

不忘本职工作 抓好教学科研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王超参与志愿服务之余,把剩下的精力和时间全放在了与学生研讨论文上,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多线程工作,只为不耽误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1月14日下午,津南第4次核酸检测,王超负责收样品试管,身穿大白医疗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因为眼镜上雾气太重,看不清路,头还撞到了楼梯,这一天,他一直坚持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半,没有换班。结束志愿服务后,王超又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了办公室,此时已夜里十二点,忙碌一天后,他没有选择去宿舍睡觉,而是通宵熬夜修改论文,然后抓紧时间发给编辑部,这一改就到了转天早上六点。幸运的是,这篇三稿论文一周后被SCI一区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接收了。

  此外,王超经常通过线上方式与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利用时间,指导学生对已经完成的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和科研计划,合理统筹安排时间。

主动担当奉献 彰显党员风采

  去年12月17日,经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会议投票,王超光荣入党,他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在校园疫情防控期间,用挺身而出、无私忘我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在大家的眼中,王超一直都是一位先人后己、无私忘我的好同志。疫情初期,王超预感到津南校区临时封控,很多教职工必然无法出校,其中一定有很多没有固定宿舍的教职工,一下子安置那么多人住宿学校肯定有困难,于是第一天晚上王超主动留在了办公室过夜,不给学校添麻烦,直到第二天学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为他安置了临时住所。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及政策动态调整,王超老师在坚持做完手头的志愿者工作后,收拾行装,根据统一安排离开了津南校区,而学校为老师发放的个人慰问物资,被他留在了校园,留给了有需要的师生。

  王超在滞留津南期间,还不忘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抗疫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认识境界。他说:“在津南滞留的日子里,在抗疫的工作中,我看到很多老师、辅导员忘我工作、守护安宁,令人感动!”事实上,他在战疫中的平凡之行、坚守之举,同样令人动容。(疫情防控教师工作组、软件学院供稿)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腾冲市委书记一行来访
校领导赴云南省开展招生宣传
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前沿小学...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