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陈晏清:返本开新 扎根现实
来源: 2017年8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2版发稿时间:2017-08-11 12:15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陈晏清用“返本开新”四个字来概括他55年的治学道路。在他看来,“返本”即要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开新”指要进行哲学的理论创新,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无论“返本”还是“开新”,均由明确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力图满足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陈晏清治学的显著特点。

  带着梦想走上哲学道路

  陈晏清带着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梦想走上了哲学道路。

  196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的陈晏清被分配到了南开大学工作,当时正值该校哲学专业从政治经济系中独立出来。从此,陈晏清与南开哲学共同走过了成长、发展的55年。

  实际上,陈晏清投身哲学的愿望要更早一些。1957年,一批留苏预备生改为留在国内培养,身在其中的陈晏清便选择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陈晏清说,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一切都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当时我的许多同伴都去了北大、清华学习理工科,而我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工作之后,陈晏清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哲学道路也是荆棘丛生的。回顾自己几十年来走过的这条道路,他表示,自己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返本”“开新”并重,持续地对哲学发展的路向进行了探索。

  从社会哲学到政治哲学

  陈晏清的“返本”工作主要开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这期间,陈晏清《论自觉的能动性》《辩证的历史决定论》等著作的出版,对当时的主要哲学思潮进行了系统性的疏理;他还参与主持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目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在陈晏清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科学的社会实践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因此,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要进一步建构一个将实践观点贯通到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体系。

  以“返本”工作为基础,陈晏清开始带领队伍探索中国的哲学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向,找到并坚持社会哲学这一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哲学体系改革的高潮接近尾声,领域哲学纷纷兴起。陈晏清抓住了哲学研究的这一实践转向,选择以社会哲学为主攻方向。他坚定地认为,社会哲学是哲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会通的最佳渠道之一。在他看来,进行哲学理论创新首先要探寻其新的生长点,而这个生长点只能存在于时代现实生活的土壤中。也只有直面时代问题,才能在谋求时代问题的理论解决中产生新的理论。

  近年来,陈晏清又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了政治哲学上。“这是社会哲学研究的继续。”他说,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包括政治生活。在较早的社会哲学的框架内,他已经研究了一些政治哲学的问题,现在则将社会哲学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政治哲学上。

  将学术研究植根于现实生活

  “‘返本开新’并不是我的发明、我的独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须走‘返本开新’之路,这是由新时期中国的哲学状况和社会状况决定的,是新时期中国哲学发展的客观逻辑。我只是逐渐地、比较自觉地把握到了这种客观逻辑。”陈晏清说,他和他的学术团队总是依据各时期中国哲学发展、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让学术研究扎根于现实生活。

  在陈晏清看来,扎根现实、关注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把握时代脉动、始终与时代同行,积极地回答现实生活所提出的一切哲学问题,也是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坚持的学术精神。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使哲学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出具体的达到终极理想的进路。

  这一点,他在《陈晏清哲学文集》(八卷本)中说的一段话也是最好印证:“我在南开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努力弘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本性的哲学精神,为我自己、为我的学生、为我所在的学科培育一种新的学风,即强调现实关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记者 王广禄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