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报
【1288期】个性化辅学体系助学生立公增能
来源: 南开大学报发稿时间:2015-12-25 11:06

  问诊咨询指导 促进自我完善

  本报记者 马超

  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学霸访谈”“学霸有约”等栏目,积极推送“朋辈”先进事例;商学院邀请来自建设银行、天弘基金、北方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校友,为同学们带来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享盛宴;医学院组织博士研究生走进社区,为居民开展健康义诊咨询……像这样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公能”辅学活动正在南开园蓬勃开展。

  “公能”辅学活动是南开大学“立公增能”学生发展辅学支持体系的一部分。2012年1月,学校印发《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作为南开办学的基本战略。三年多来,随着“公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能’素质评估+分层分类指导+资源开发供给”三位一体的学生发展辅学支持体系已经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诊断”先行全面客观了解学生潜能

  2012年9月入学的本科生曾在2013年6月学年即将结束时首次进行评估。填答问卷、书面总结、公开展示……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从“公之素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等6个方面对自己过去一学年的成长发展进行自评;根据同学的自评展示,每名学生对其他同学平时的行为表现进行互评;同时,辅导员、专业教师、班导师、教学管理老师、高年级同学、校友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还会对每名学生给予评价。

  “‘公能’素质评估,正是以具象化的‘公能’校训为指标,在全校开展包括个人自评、同学互评、评委他评在内的360度评估,鼓励学生全面客观认知自己和身边同学素质发展现状,激发自身主动成长成才的意识。”校党委学工部部长白云龙说。

  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孔德蔚至今依然记得大一时经过评估之后得到的那张“雷达图”。“雷达图”是以“公能”素质评估中的6项指标作为评估项,通过自评、互评、他评3个环节最终得出每位学生在6个方面的得分。如果哪方面得分较低,“雷达图”相应位置就会凹陷进去。

  对于“公能”素质评估的结果,各学院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外国语学院的“雷达图”、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评估表”、文学院的“小纸条”等。这样的“综合评估”犹如听诊器一般,对学生进行360度全方位评价,并开出一张“体检报告”。在2014级本科生评估意见的调研中,有23.3%的同学认为看到评估结果后“增强了自信心”,有57.5%的同学认为“促进了自省和自我成长”,有56.4%的同学认为“通过同他人的比较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有47.1%的同学认为“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份“体检报告”暂时不与学生奖学金评定及各种评优挂钩。“尽管整个‘公能’素质评估需要经过自评、互评、他评的过程,但毕竟这是一种主观的、定性的评价方式,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评价体系,如果与奖学金、评优等挂钩,可能会有人为因素加入其中,恐怕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白云龙介绍,“因此,‘公能’素质评估更像是一个‘听诊器’,而不是‘指挥棒’。根据‘诊断结果’,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不是模式化培养。”

  按方“开药”分层分类定制成长“套餐”

  “原来‘自己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真的不一样!”孔德蔚初入大学校园时怀着满腔热情参与到各项学生活动中,担任班长、参加社团、带领寝室同学环青海湖骑行……在奔波和忙碌中他愈发自信起来。

  “工作认真,但是不能很好地兼顾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文化素养偏低”……然而在大一学期末的评估中他却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孔德蔚坦言,当自己看到“雷达图”中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凹”下去一大块,着实吃了一惊。而他的“好哥们”、法语系赵泽楠面对“生活能力”一项凹陷下去的“雷达图”也不禁惊呼:“难道我的生活不能自理?”

  后来,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辅导员刘维爽及时找到每位学生,根据评估结果以个体约谈、团体辅导等形式,协助学生制定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立公增能”成长训练计划,并持续关注计划实施情况。

  “原来大家是觉得我平时读书比较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的课堂讨论环节不积极。”“原来大家是觉得我比较‘宅’,不太注重个人形象,这笔账记在了‘生活’能力的头上。”经过辅导员约谈,孔德蔚、赵泽楠弄清了症结所在。“通过‘公能’素质评估,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同学之间的差异,也意识到,必须不断进步才能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以这样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十分幸运,以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刘维爽告诉记者,当所有同学的评估结果汇总到她手上的时候,她感到手里捧着个“宝贝”。尽管有些学生觉得遵照严格的程序“被评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大部分学生认为能够从评估中受益,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也激励着自己不断提高“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实际上,南开鼓励和支持不同学院的辅导员拿到学生这份“体检报告”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内在需求、发展潜力等,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私人定制成长套餐,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辅导员潘麒羽表示,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有的同学意识这一点且有这方面“需求”,有的同学则没有意识到这应当成为自己的“需求”,实际上这部分同学对于自己整个的发展规划都比较迷茫,而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找到“需求点”,从而找到自主发展的方向与动力。

  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中和辅导员一起参加了从大一到大三每个年级的评估,他发现,特别应当“结合各个年级生涯特点和学生个人成长诉求进行分层分类指导,而且新一轮评估开始前对每位学生落实成长目标的情况进行督导,鼓励学生对新一轮评估作好充分准备。这样,工作才能够有连续性。”

  学生为本开发整合成长资源

  在后来的几年大学生活中,孔德蔚除继续保持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方面的热情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名师讲座、论坛,多读课外书,并加入了书友会;而赵泽楠则注重听取一些形象、礼仪方面的讲座,还成了学校电视台的男主播。

  随着2012级本科生即将升入大四年级,一路相伴的辅导员刘维爽也根据大四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和普遍需求,推出了“职场Running Man”就业辅导与能力提升平台。该平台重点在“专业提升”和“能力提升”两个模块上下功夫,采用“模拟招聘”和“训练—晋级”制,按照简历筛选、笔试、初试、群面、单面等流程推进。每个流程晋级失利的学生需要进入对应的培训和辅导环节,才能开始下一个流程,直至完成整体的模拟招聘。

  “以往的活动设计都是只关注晋级学生,对于‘淘汰’下来的学生关注较少,而恰恰是这部分同学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识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刘维爽介绍,借助“新款”活动设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发展的“痛点”,随时给予个性化指导。平台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学生的高度关注。据统计,该院2012级本科生自主参与此项辅学活动的比例高达64.5%。

  潘麒羽在翻看电光学院2012级本科生的评估结果后,找到几位“创新能力”得分较低的学生。在与他们谈心时,发现学生本人也存在这方面的焦虑,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创新能力。“我为他们介绍了学校、学院的资源平台,比如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学院的‘科技创新嘉年华’‘微思考与小创新’等活动。学院还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配备了创新导师,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类似的辅学项目学校已经开发、整合了多种,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南开大学微信公共平台、信息门户、学生工作网、宿舍信息发布系统、年级公共邮箱等渠道,查看到全校即将举办的“讲座培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辅学活动信息,并结合成长计划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生还可以选修到新开设的“领导力训练”“学业指导”“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等多门实训类辅学课程,以及多主题的素质提升训练营和工作坊。

  “整个‘公能’辅学体系亮点在于其‘评估-咨询-辅学’的‘闭环’结构,我们在探索以科学的方式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工作。”白云龙谈道,“当前,各个兄弟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方法、途径等,南开大学的‘学生发展辅学支持体系’也已在实践中走过3年,但目前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其机制,提升这一机制执行者的专业化水平,毕竟辅导员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在辅学体系推进的过程中,从自评问卷设计优化,到互评他评现场方案完善以及评估后的反馈,从成长计划制定和辅学活动、辅学课程开发,到立体化咨询指导团队建立等多个环节,南开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体验反馈,积极吸取学生的有益想法并优化完善。近期,根据师生建议,学校正在逐步优化辅学信息化平台。未来,随着平台建设的逐步成熟,学生可通过网站和手机APP即时查询到辅学活动信息,就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预约、提醒、签到和评价。同时,学生还可在线开展素质评估、观看辅学课程视频,实时更新自己的“公能”成长档案。信息化平台还将与学生学习成长息息相关的多个校内外网站实现链接,尽可能让学生享有方便实用的用户体验。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大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启发学生追求智慧,追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谈道,“希望通过辅学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与第一课堂的良性互动,使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知识传递、心灵伴随和资源支持的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掘其潜能并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公能兼济,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
光大传统 “智”向未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