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毓葆:南开大学主楼的几个“第一” |
来源: 南开大学报发稿时间:2010-11-26 22:21 |
□高毓葆
南开大学主楼已经建成50年了,现在看来主楼只是一座普通的教学楼,但主楼修建的过程却是历尽曲折,回忆起来感慨颇多,它不但反映了南开大学建校的艰难过程,而且还创造了当时基建工作中的几个“第一”:
其一、面积和投资。1959年学校面临扩大招生,急需修建教学用房,当时只有第三、第四教学楼南面有一处已填垫好的洼地能建教学楼,在尽量规划好这片教学区的指导思想下,我设计出主楼平面方案,楼内包括了文科各类行政用房,和从25人到200人的各种类教室,还有一个500人的大教室(小礼堂),面积达到了18200多平方米(当时在高教系统几乎没有这样大的单体建筑),并建议在主楼南面开辟临街的新大门,以显示南开大学的新气象。经各级领导同意后,上报高等教育部请求批准,当时各高校每年的基建投资和面积都是按各校新增招生人数来分配的,想在一年内修建主楼,投资和面积都是不够的,经向高等教育部再三申请,结果暂停了其他两个学校的基建投资和面积,支持了我校主楼的修建。据高等教育部有关同志讲,在21个直属高等学校中,集中3个学校当年的投资来支持一个学校这还是第一次。
其二、主楼的设计工作。由于主楼面积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工作量和绘图量都较大,而时间又紧,当时我校的设计人员只有4人,经联系求助由我带着主楼设计方案到华北工业设计院合作,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初步设计,但报到天津规划局时,提出了为配合市容需要,这种大型建筑应加高层数(当时天津高层建筑很少,只有百货大楼、渤海大楼),但教学用房层数又不宜过高,最后经协商只在中间7层部分加了4层塔楼,形成了现在的造型,在高教系统中教学建筑超过11层的还是第一个。又经批准增加了投资和面积,主楼建成后就成为天津市当时的标志性建筑,经常在电视和年历上出现,也同样成为我校的标志性建筑。
主楼除中间为11层外,两侧4至6层均为普通的砖混结构,红砖外墙,中间高层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暴露出框架的梁柱,必须加以粉刷装修;此外这样大的建筑物又处在将来校门正中的位置,也必须有一定雄伟壮观的气势,所以需对楼外墙进行粉刷、做饰面工程,而此前按高等教育部的规定是不允许做外墙面粉刷的,因为当时处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下达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还是较紧的,所以又经特批我校和清华大学主楼一起破例进行了外墙刷石面层。
其三、主楼的施工。主楼的施工图全部完成后已经快到冬季了,如果施工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时在施工采暖设备和资金上都有困难,为保证教学急需,经研究请杨石先校长出面向天津市求助,市委书记万晓塘得知此事后,主动来校了解情况,在万晓塘书记的关怀下,最后由市一建公司采用了在工地上搭建大席棚,并在棚内生了许多小火炉来提高温度的土办法,进行了冬季带水基础施工,这就提前了半年多建成主楼,保证了教学,在天津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施工这还是第一次。
其四、经历唐山大地震。在唐山大地震时,我校的大部分砖混结构的教学及生活用房受到破坏,占全校建筑的80%以上,极需尽快进行加固修复,而令人惊奇的是主楼7层以上的砖混结构却没有被震裂,尤其是两翼的4层8个空旷的大教室也完好无损(因为大跨度的砖混结构抗震性能最差),经研究主要是采用了砂垫层,也就是用粗砂代替混凝土形成的软性地基的结果,主楼中厅至顶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下面也是砂垫层地基,上面的多层框架也没震坏,只是顶层的亭式结构的4个柱子因缩小面层没有与下面的柱子连接,是从大梁上支起柱子的(也就是所谓的柱子没有根),地震时产生的“鞭鞘运动”使房顶被震歪。在第二次大余震时被震落砸坏了主楼正门的门廊,所幸没有人受伤,现在可以想象,如果主楼的大部分外墙也和其他建筑一样被震裂而需要在墙外面加固许多梁柱(抗震柱等),真不知怎样来保持完整的主楼外形。
采用砂垫层基础原是为了节省投资,这是我向天津大学土木系主任范恩琨教授请教而采取的方法,那时他正研究从苏联刚介绍过来的砂垫层基础,据范恩琨教授说,这是在国内工程中第一个采用砂垫层的。范恩琨教授已去世多年了。真是非常感谢他。
我已退休20年,现在已经80多岁了,每当看到学校的发展壮大及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使我想起自己在校30多年的设计工作。抚今思昔,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南开。
|
编辑:韩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