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深圳11月14日电(记者孟盈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的指导下,由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论坛13日在深圳举行。论坛发布了《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大湾区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较高,居全国前列。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时介绍,该报告样本为803家A股上市公司。评价结果显示,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5.17,高于京津冀(65.14)以及全国平均(64.94),居全国前列。从公司治理评级结果来看,大湾区A级占比5.98%,BBB级占比38.73%,BB级占比30.88%,B级占比16.56%,CCC级占比7.60%,CC级占比0.25%。
关于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课题组通过六大维度、五大板块系统评价并分析得出六条结论:第一,大湾区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较高,但首次出现回调;第二,大湾区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最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高于国有控股;第三,大湾区上市公司股东治理优势缩小,主要在于关联交易增加;第四,大湾区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优势稳定,但运作效率与组织结构有待优化;第五,大湾区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偏低,规模结构与胜任能力存在短板;第六,大湾区主板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区域比较中较高,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提升较大。
评价报告针对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包括:第一,制定并推广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巩固治理优势并强化示范效应;第二,发挥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优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体系;第三,完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第四,弥补监督职能短板,提高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第五,强化应急治理安排,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第六,构建治理导向市值管理体系,解决选择性披露问题;第七,强化绿色治理(ESG)顶层设计,提升绿色治理(ESG)信息披露质量;第八,推动大湾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降低民营企业传承等风险。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825841?docid=12825841&newstype=1001&d=13501ea&channel=weixin
审核:丛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