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将造福人民作为中长期规划的根本价值取向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11月3日第6版发稿时间:2025-11-05 15:5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和规划要始终将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增进民生福祉是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他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五年规划编制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规划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终制定的规划也要更加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期盼。坚持人民至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立场。谋划和制定政策要保持鲜明的民生导向和为民情怀,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顶层设计的过程中要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到规划为了人民、规划编制依靠人民、规划实施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四个中长期规划(计划)的接续实施持续推动人民生活改善

  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持续不断朝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接力奋斗,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

  毛泽东以五年计划机制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他强调:“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党领导编制实施从“一五”到“五五”的五年计划,推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邓小平将改善人民生活放在五年规划的优先地位。他强调,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要从提高经济效果、增加人民收入方面考虑问题,要按这个精神搞长期规划”。党编制实施了从“六五”到“十二五”共七个五年规划(计划),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民生活从基本解决温饱到总体达到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朝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继续前进。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先后编制实施了“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造福人民的具体举措

  要继续把造福人民作为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自觉领会把握人民至上、民生优先的为民理念,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加可感。

  一是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人民所需、民心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编制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发扬民主,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多渠道多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是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共同富裕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聚焦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将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贯穿各领域任务中;深入研究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缩小地区间和城乡差距。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实现效率和公平相兼顾、相促进和相统一。

  三是着力办好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突出就业优先,健全分层分级社会救助体系;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内需潜力,提振消费;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造福人民是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始终不变的根本价值追求。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价值指引,“十五五”规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KS22-001阶段性成果)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11/03/content_143088_2780237.htm

审核:闫瑾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赵美蓉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
南开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追思会
深切悼念杨振宁先生 葛墨林院...
具身智能医工交叉论坛南开举办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
南开大学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署...
校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
南开大学举办2025国际产学研...
南开教授当选中国工业与应用...
南开大学获捐“警务融合智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