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南开团队新“膜”法 解决二氧化碳转化难题
来源: 今晚报2025年11月3日第2版发稿时间:2025-11-05 15:52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罗景山教授课题组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长期以来,零间隙膜电极二氧化碳电解槽因能量效率高和集成度高而被视为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重要方向。然而,稳定性与碳利用率难以兼顾。“就像日常生活中烧水壶结水垢一样,电解槽中出现的‘水垢’容易堵塞管道、损坏设备,导致反应很快中断,非常不稳定。”团队成员、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魏世蕾解释说。

  针对这一挑战,团队提出更换核心“过滤部件”,采用多孔膜替代传统离子交换膜,构建酸性体系下的零间隙膜电极电解槽,选用合适孔径与适当亲水性的多孔膜实现物质传输平衡,从根本上改善反应环境。这一设计有效抑制了析盐与析氢副反应,使系统在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优异性能。“简单来说,换上多孔膜之后,不仅不会结‘水垢’,而且还能在更大的设备中稳定运行,这意味着它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魏世蕾说。

  “这项成果为酸性膜电极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槽提供了新的膜使用及设计策略,为未来实现高附加值碳基燃料与化学品的电合成奠定了基础。”罗景山表示,团队始终致力于解决二氧化碳转化中的科学难题,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电极界面设计,积极推进实验室的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向工业化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南开力量。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高雨桐 魏世蕾)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11/03/content_87645_2779786.htm

审核:闫瑾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赵美蓉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
南开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追思会
深切悼念杨振宁先生 葛墨林院...
具身智能医工交叉论坛南开举办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
南开大学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署...
校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
南开大学举办2025国际产学研...
南开教授当选中国工业与应用...
南开大学获捐“警务融合智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