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津云:看淡身后事、关注AI、倡导未来史学……91岁天津史学家冯尔康的研究心得、人生感悟在这里
来源: 津云 20250704 发稿时间:2025-07-05 11:33

  近日,享誉国际的历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冯尔康在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推出最新随笔集《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并在南开大学西南村家中向前来拜访的记者讲述了创作故事、研究心得、人生感悟。虽已91岁,但他面色红润、腿脚利索、思维敏捷,精气神之充足,思维之活跃,心思之纯粹,心胸之豁达,为人之谦和,令人叹服。

  走进他的家中,记者发现,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满满都是书,不仅每个房间的书柜里都是书,书房地上还摆满了一箱箱的书。“有你喜欢看的吗?送给你。”他大方地让记者选书,很开心自己的书有人喜欢,“我治史志在求新、求真。求新,指研究方向新、观点新、材料新;求真,指独立思考、探寻历史真相。”

  他给书斋取名“顾真斋”,“‘顾真’既体现了我治史求真、在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的立场,又饱含我对故乡的情感——我出生于江苏仪征,仪征古称真州。”

  从二十四史到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色列人历史学家、未来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再到他融合历史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新书《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这些书默默陪伴着他的治学生涯、见证着他的治学追求。

  冯尔康1959年从南开大学毕业留校,半年后成为郑天挺先生的研究生。在名师的关注下成长,他专精于清史、社会史、宗族史和史料学。书房临窗的书桌玻璃板下,有一张25年前的纪念史学宗师郑天挺先生的讲座通知。对于恩师郑天挺先生,他始终感念难忘,尤其是恩师要求的治史要精读史书,贯穿他的治学生涯。

  作为研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学者,他渐渐不满足于只关注帝王将相、政治风云,因为觉得探究历史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更有趣味,他成为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社会史学会的创会会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也得以在南开大学成立。

  回顾60多年的治学生涯,他最大的骄傲在于自己“敢于说真话”,“我笃信史学的生命在于说真话,揭示真相,温故知新,知人论世,启迪智慧,服务社会,关照未来。”

  1982年,“敢于说真话”的他写出了国内首部系统研究雍正的评传《雍正传》,打破了过往对雍正的篡位者、暴君等负面评价,促使学界和大众重新审视雍正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该书出版至今畅销40年,豆瓣评分高达9.4分,成为帝王传记典范。在他看来,研究历史人物,应避免个人感情色彩,不应以个人好恶臧否历史人物,而应以其对所处社会的好坏为评价准则。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适当的讨论,必须尊重他人,做到心平气和。

  这些年来,打着冯尔康名头做宣传的历史剧有不少,但他承认与自己有关的影视剧只有刘和平编剧的《大明王朝1566》,“看过脚本,提过意见,为刘和平的书写过序言。”在他看来,戏说剧,人们用作休闲娱乐未为不可,但是对于恣意违背真实历史的戏说,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应以正说以正视听,“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当对历史保持敬畏的态度,了解历史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可能从中得到智慧,获得有益启示。”

  “史学研究要科学化,史学作品要艺术化。”关于史学,冯尔康非常赞同钱钟书的观点——史学是介于科学同艺术之间的一种学问,“史学就是讲故事,讲人物、事件、制度以及产生这些故事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呈现的是现代人类社会的知识、观念对历史的理解。”

  60多年的治学生涯,他著有60多部学术著作,同时为大众写了不少通俗历史读物,如《古人日常生活与社会风俗》《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砥节砺行——寻找品格的磨刀石》等,以学者之严谨、史家之笔法为读者揭秘古代生活百态,探寻人性的共鸣与文明的启示。

  顺治帝与汤若望的关系有多密切?康熙帝与南怀仁是“密友”?雍正年间百姓日常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乾隆时期扬州人是怎么引领时尚的……《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既有帝王将相的宫廷秘闻,又有贩夫走卒的市井生活,鲜活呈现清代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多重面貌,让读者在生动叙事中感受历史深层脉动,洞察王朝的兴衰沉浮,品味历史深处的人间烟火,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我从小爱读近代作家蔡东藩的历史通俗演义以及《隋唐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喜欢研究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也希望将这些研究成果分享给大众。”冯尔康志在为大众写有血有肉的读史札记,他的读史札记整合多维度视角、平衡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的可读性、结合微观史学与宏观叙事,“我希望为读者提供有趣有益的历史知识,不断推进史学的大众化。”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生眼中,冯尔康是一个心静、纯粹,乐于提携后辈的人。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天津市严修研究会理事长陈鑫告诉记者,不久前出版的“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严修日记(1898-1910)》由他整理,“我邀请冯先生共同撰写导读,冯先生写了三分之二,但他却坚持把名字署在我后面。冯先生怕麻烦别人,但是却非常乐于帮助别人。”

  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与冯尔康是忘年交,在张国刚眼中,“冯先生是恂恂长者,笃志学问;思维活跃,能够响应时代潮流。”

  7月13日,冯尔康将携带新书《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亮相内山书店和平大悦城店,与读者畅聊研究心得和创作感悟。他表示:“只要读者喜欢看,我就一直写下去。要是看了我的书之后,读者能有所启迪,裨益人生,增添生活趣味,我就太高兴了。”

  冯尔康不仅钻研历史,还关注当下,关于短视频、人工智能,他都有深入思考。他倡导迎接人工智能挑战,关注未来史学、人文学科未来,“为史学注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元素,探讨人机关系、人机交互动态史,将其纳入人类整体史研究中,致力于维护人类正常工作、生活方式、情感交流和社会伦理,捍卫人类尊严、生命安全。”

  冯尔康已发现,人机对话、线上交流的流行,令许多人丧失了实体而有情趣的情感交流生活,特别是师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沟通,教与学的效果会差很多。他也关注到新型护工机器人已走进上海老人家中,并提出人工智能养老的三大核心战场——健康监测,主动预防;情感陪伴;行业转型,从“劳动力红海”到“技能型蓝海”,未来将形成人机共生养老新生态。 

  当天,因为94岁的中国文学史家、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身体有恙,未能赴约,记者未能见证两位南开“90后”老先生的聚首。不过,两位老先生关于人生尊严、身后事的想法却出奇的一致。

  “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人生才是有尊严、有意义的人生。”冯尔康并不觉得“长寿是福”,他很怕给别人和社会添麻烦,不仅去年婉拒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为他操办90岁生日,更是告诉记者,“我死后不留骨灰、不要墓地、不要讣告、不要追思会,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就像当年我的老师黎国彬先生那样,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离开。”

  在和后辈的接触中,他并不想做那个被照顾的人:他会自己拎重物,会贴心地将超市里各品牌饮料都买一种回来请记者喝,午餐时还会小酌几杯,讲讲南开园内外哪家餐厅的什么菜好吃……他让记者写下名字,“我会记在日记里,免得回头忘了,下次见到,不记得名字,那多失礼。”

  对于想从事史学研究的年轻人,他寄语道:“做学问,必须要心静。有责任感的史学家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书写有价值、能传世、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作品。”

  傍晚,结束一天的拜访,记者离开时,他坚持要送到楼下。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与树影重叠,微风拂过,光影摇曳,像是在默默诉说一场的生命交响。

  (记者 仇宇浩)

   新闻链接:https://www.app2020.tjyun.com/cms_sys/cms_template/000/000/093/index.shtml?_oid=oX6ro0cToSWAa_62ynS5nnyvtbag&level=2&scene=message&userId=null&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8/523/000000058523319_e11c753b.json&isRedirect=true&jy_uid=-278518914218444533&from_oid=oX6ro0QPh78YwM_SZeRDwIiqCHIo&newsId=058523319&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showFunHead=1&state=STATEhttps://www.app2020.tjyun.com/cms_sys/cms_template/000/000/093/index.shtml?_oid=oX6ro0cToSWAa_62ynS5nnyvtbag&level=2&scene=message&userId=null&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8/523/000000058523319_e11c753b.json&isRedirect=true&jy_uid=-278518914218444533&from_oid=oX6ro0QPh78YwM_SZeRDwIiqCHIo&newsId=058523319&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showFunHead=1&state=STATE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校领导赴云南省开展招生宣传
校领导赴云南为乡村工作站揭...
腾冲市委书记一行来访
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研究...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