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在津举办
来源: 2025年06月18日 天津日报 第5版发稿时间:2025-06-18 14:37

  本报讯(记者 姜凝)6月17日,由市教委主办的“创新融合 智慧共享”2025年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在天津工业大学启幕,来自京津冀28所高校的420余项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成果闪亮登场。该成果展共设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智能材料、民族服饰、数智影像五大主题展区,静态展示与时尚走秀巧妙融合,不仅为前来参观的师生献上了一场创新味浓浓的“科技盛宴”,还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助力校企携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

  记者步入展厅,便看到河北工业大学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明代金山岭长城虚拟与监测数字化系统研究”成果前,聚拢了不少等待VR(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者。“我们通过‘物理监测+数字叙事’双轨模式,既实现对长城本体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测,又将长城深层智慧、建造工艺等深层文化转化为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为数字时代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创新方法。”该成果团队成员叶文博说。成果负责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王淑兰告诉记者,该成果是企业出题、其团队学生实战,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也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创新实践的能力,目前已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相关成果将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并推向市场。

  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攻关的“脂肪粘接水凝胶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吸引了部分企业技术负责人对展台上摆放的样品进行仔细考察。“我们构建了一种生物界面粘附新方法,开发的水凝胶可替代可吸收缝合线、用于皮下脂肪组织的长效闭合,不会留疤。”项目成员谢福介绍,该成果现已通过动物实验,今年年内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在南开大学“微米级介入脑电传感器”的成果前,项目负责人正为围拢过来的观众进行演示。“听说这项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就能完成,真希望它能尽快惠及患者。”现场观众纷纷表示。

  “我们这次带来10多个中小企业参展,为其搭建开阔视野、探寻技术创新的平台。”天津市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李军说,针对部分企业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该学会通过带企业参加此次成果展,帮其促进与高校的供需对接,发掘有潜力的优质项目或创新点,助力企业提质升级。

  “成果展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我们推动学科深度交叉、经验广泛共享的‘催化剂’。”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春红说,本次成果展的参展高校和展出成果数量均为去年的近3倍,近百家企业参展、是去年的近10倍,显示出该成果展在学界和产业界的认可度显著提升,“通过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这一平台,我们培育具备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和持续创新素质、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并拓展产教融合新路径,助力更多师生创新成果落地生金。”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国际知名数学学者Joshua Zahl...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南开教授荣获2025年ACS Catal...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