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第一财经日报: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局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24年5月8日 第A11版发稿时间:2024-05-08 22:34

    作者: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项目组

  一季度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加速增长,GDP增长率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4.9%上升到2023年第四季度的5.2%,2024年第一季度的5.3%,宏观经济展示出强大韧性和复苏动力,2024年有望取得更大的恢复和突破。

  经济增长加速恢复的原因是经济活力增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PMI指数显著回升。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达到了52.7%,不仅比上个月增加1.8%,而且是2023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PMI指数及各分项指标都领先于非制造业PMI指数,说明这一轮复苏主要由制造业主导。

  二是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升。2月工业增加值达到7%,不仅是一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且大约是之前增长率的两倍,说明工业制造在快速增长。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从1月份开始逐步回升,尤其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率由负转正,标志者民营企业信心正在恢复。

  四是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开始触底反弹,说明我国需求端也在扩张。CPI也在2024年年初开始反弹,通缩风险得到逐步释放,失业率大体保持稳定。

  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经济活力的增加还表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方面。

  根据权威机构定义的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可以把它们分为四个大类:

  一是广义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甚至是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例如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二是广义的软件与互联网,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显示、未来网络;三是广义的绿色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四是广义的高端装备产业,包括民用航空产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这四大类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根据2023年统计年鉴,我国2022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2万亿元,其中出口部分超过5.5万亿,新产品研发经费超过2.5万亿元,新产品研发项目超过109万项。57.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实现了产品或者工艺方面的创新,36.5%的企业实现了销售创新或者组织创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这些产品的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国去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等各项指标均保持世界第一;C919在2023年5月28日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航空工业实现重要突破。

  发展新质生产力,供给侧发力是关键,需求侧优化是保证,减少供给向需求转化的体制机制摩擦是核心。为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结构,为企业高质量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内生动力;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政策,对新质劳动者、新质生产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提供强大支撑;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加速引导社会融资向五大融资领域结构转变;进一步激活居民消费和外部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牵引;妥善处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稳定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高水平的法治环境,为供给转化需求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是奠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石,有助于引入尖端技术与设备;研发投资能催化新技术的诞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推动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的双提升。新质生产力是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投资共同孕育的硕果,因此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三者的紧密联系,积极激励企业各方加大在固定资产与研发上的投入。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有效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制造业投资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良好;房地产开发投同比下降9.5%,降幅收窄。

  在研发投资方面,目前我国研发投资经费全球第二,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支出占GDP比重较低,研究人员数量不足,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占比较低,且行业、地区、企业间存在投入差距。我国专利总量虽多,但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方专利仅位列全球第四,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低,专利结构需调整,且专利产业化率低于发达国家。综上,我国在研发投资和专利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率。

  为加速企业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建议:

  第一,增加研发经费支出、优化科研人才结构、完善科研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二,政府优先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经费中的占比,确保基础研究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基础研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三,政府在创新支持体系中要强化创新质量理念,突出强调“创新质量至关重要”;加快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技术创新质量评价体系。

  第四,通过加强专利质量评估与监管、优化专利结构、加强专利保护和维权等逐步提升我国专利的整体质量,推动高价值、高技术的发明专利的发展。

  第五,通过加强专利产业化导向、优化专利转移转化机制、加强专利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利产业化能力等政策,逐步提升我国专利产业化率,特别是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有效专利产业化率,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优化配置财政政策

  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个体最优和集体最优的冲突”,即市场主体的分散化个体决策并未考虑到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巨大正外部性,导致新质生产力发展滞后于新发展理念的变化,难以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更优的生产关系中推动发展质量效益变革。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利用财政政策,从多层面、多角度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新质劳动者、新质生产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三要素给予对应支持。

  在劳动者方面,财政可从科技人才培育和产教融合两个环节发力。尽管教育经费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但科技人才税收优惠力度不足、政策审批程序和条件复杂、专利权交易的规范化程度和交易平台的发展度不高、产学研合作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和产学研合作发展。

  在生产资料方面,我国有形生产资料在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下积累速度较快,但资金投入存在明显短板,政府投资对社会有效投资的带动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无形生产资料的财政投入以地方为主,保持稳中增长态势,但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有待优化。

  在劳动对象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基础原材料和核心装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创新链对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尚未提供足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面临传统产业升级滞后和新质产业布局不够完善等问题,低附加值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随时面临外方断供的风险。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议财政政策从以下方向调整优化。

  第一,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等政策工具,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适应性的职业培训。

  第二,拓展公募REITs、资产证券化、TOD、EOD等新型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流向新基建领域。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贴息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R&D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捐赠等多元投入,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发挥重大专项基金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激励作用。

  第三,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四链”融合,引导关键生产要素加速聚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绿色低碳、新能源等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在拉动有效投资中的积极作用,为培育新质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供高质量货币政策保障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新增12.9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其中,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3%。社会融资总规模同比略有减少,但是企业长期贷款、外币贷款和政府债同比增长好转,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支持力度开始显现。同时,社会融资利率总水平呈现下行,反映了融资环境宽松。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跃升,建议货币政策要加速引导社会融资向五大融资领域结构转变,完善社会融资结构,提升社会融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2023年底中国经济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要通过加快落实会议精神,提高企业帮扶和引导效率,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加强居民收入乐观预期和消费需求。

  在价格上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既要重视存量金融资源扩大,同时要高度重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融资结构上要注重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居民消费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一季度同比增长5.8%。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0%。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消费增速进一步趋缓,短期内面临弱复苏风险。

  从消费形态上看,服务消费较快回暖。2023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2023年全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商品零售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10.8%。

  从居民端来看,消费结构稳步改善,教育文化娱乐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904元,增长17.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2024年一季度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22元,增长13.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娱乐旅游消费在恢复性增长后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春节档成绩超出预期,电影市场在延续2023年增长惯性的同时,还蕴含着新的势能。2024年清明假期3天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

  一季度世界贸易迎来挑战,中国对外贸易呈现稳态。一方面,世界大国博弈的广度和烈度上升,各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各重大事件加剧全球贸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外贸盘总体稳定,近些年保持着正增长的趋势。

  2024年一季度贸易恢复情况较好,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有:2023年第一季度,疫情因素导致贸易情况较差,红海事件导致货物积压,随着局势逐渐明朗,今年一季度外贸公司开始大批量出货,进出口有所提升。

  从贸易伙伴来看,贸易伙伴结构继续调整,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在中美贸易摩擦及世界疫情双重压力下,中国近些年积极推动贸易国家结构转型,由以前主要贸易对象国美国、欧盟、日本与韩国逐渐转向一带一路新兴经济体。今年第一季度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盟国家出口增长较快,而对于传统贸易地区有下滑态势,体现出了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型的趋势,表明中国在贸易关系紧张的形势下正在积极开拓新的贸易伙伴,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从产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进出口分化,工业制品增长劲头强势。出口上,工业制品出口大幅超过初级产品。进口上,工业制品进口略高于初级产品。中国正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迈进,未来工业制品进出口增长可能加速。

  从贸易类型来看,一般贸易发展前景好,加工贸易转型增效。2012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额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加工贸易额有下降趋势。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约为79.0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占比20.94%,显示出一般贸易远多于加工贸易。

  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仍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显示了我国外贸韧性强、适应能力强的优势。此外,表明我国正逐步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加大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出口力度,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技术贸易进口逐步提升。在中国着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未来出口可能会逐步增加。技术贸易虽然与美国仍有差距,但技术贸易出口额在逐年提升。但不可忽略的是,目前我国技术贸易只占据贸易总额3.02%的比重,即使是服务贸易总和也只占据了贸易总额15.72%的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妥善处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稳定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得资产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企业折旧和利息成本上升,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衡,从而使总需求结构不够协调,消费占比过低,从长期来看,容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为改善这一总供求失衡和供求转换机制不畅的状况,应当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产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的比例,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经济要实现健康的增长,必然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落后的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必须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式推进这一改革进程。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使价格体系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以及技术进步的状况,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哪些行业、企业和技术是落后的,是需要被削弱和淘汰的,也才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率。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稳定有效需求和经济增长,是当前政策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升市场信心,改善长期预期,促进有效需求的关键在于坚定市场化改革的取向,提升法治化水平。只有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环境中,企业和个人才具备自由探索的意愿和能力,并由此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形成真正的“新质”生产力,而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模仿。就此而言,新质“生产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不断提升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则是这种新质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

  (本文系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项目组“2024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的节略版。项目指导: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项目组成员包括:梁琪、李俊青、郭玉清、李磊、张云、李宝伟、郭金兴、杨光、宋泽等)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来...
南开大学和南开区领导赴上海...
【关注天开园】常兴储能:让...
平凉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校对...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党...
【关注天开园】尚德药缘:用...
南开团队首次在磷烯体系中实...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
18所高校青年联合发布全球生...
校领导出席“津彩南望 新质赋...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