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杨志玖: 敦煌壁画 国之瑰宝
来源: 天津日报2024年5月3日4版发稿时间:2024-05-07 16:42

吴裕成

  中国邮政《敦煌壁画》邮票有一枚《唐·伎乐》。我制作的发行首日明信片,钢笔题字:“敦煌壁画,国之瑰宝。杨志玖94.8.17”。杨先生的学界任职,有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一项。明信片贴拙诗剪报:“风溶着长安的曲谱,在莫高窟洞壁轻轻一拂,流行色与流行乐凝成画卷,又被岁月的酒窖储得很古……”

  杨志玖(1915—2002),字佩之,回族,山东淄博周村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文科研究所,1941年毕业后历任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教员,中研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借调)。抗战后回南开大学,曾任历史系教授、博导,兼任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主要专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回族史稿》。

  杨志玖先生的治学方向,是19岁考入北大时选定的——生在一个回族家庭,希望研究本民族史。在北大文科研究所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元世祖时代汉法与回回法之冲突》。为此,他没少下“笨功夫”。精读《元史》,通卷标点,为书中未列传的回族人物逐一做卡片;又抄录《元典章》及元人文集中的史料;也没忽略同时代的外国人看中国的经典文本《马可·波罗游记》,这部游记向西方介绍东方文明和物产,被誉为“世界第一奇书”。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尚未完成,一篇“副产品”《关于马可·波罗离华一段汉文记载》的发表,成了他的学术成名之作。

  马可·波罗是有着世界影响力的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缘于其游记的介绍,北京卢沟桥又被叫做“马可·波罗桥”,中国面条演变为威尼斯一道美食,称“马可·波罗面条”。在那部游记上写满批注的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信件,扬帆远航,阴错阳差地发现了美洲大陆。然而,尽管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有一门学问叫“马可·波罗学”,但马可到过中国吗?其所记是亲历目睹还是道听途说,却一直是个问题。在威尼斯,有人称其为“百万马可”,意思是吹牛大王。研究者的疑点之一是,既然《马可·波罗游记》说其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的史料里找不到踪迹?

  杨志玖做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哥伦布”,在《永乐大典》里发现了“新大陆”。这部明代编纂的卷帙浩繁的类书,历经兵燹之灾,仅存数百卷。流落日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恰好有第19418卷,曾经影印,杨志玖读的是排印本。其所载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一篇奏章,上有波斯使臣兀鲁䚟、阿必失呵、火者三个难记的音译名字,被很多中外学者漠然视之,杨志玖却敏锐地看到其巨大的史学价值。《马可·波罗游记》有记,波斯君主遣使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陪同三位使臣和蒙古公主,由泉州起航到波斯,从而结束了旅居中国的生活。游记所记三使臣的名字,在《永乐大典》载录的元朝公文中得到印证。马可·波罗溯“丝绸之路”而来,途经沙州(今敦煌),启碇刺桐港,沿“海上丝绸之路”离去。

  历史学研究要靠材料说话,杨先生的《关于马可·波罗离华一段汉文记载》就是明证,尽管这篇文章并未能终结相关的讨论。上世纪80年代,中、意、美三国合作拍摄影片《马可·波罗》,英国有位学者提出质疑。我向杨先生提及此事。先生说,是的,那篇文章发表在《泰晤士报》的《中国增刊》,我们学校有那天的《泰晤士报》,但只有正版,师大历史系一位同志到伦敦时,找到了原刊版面。杨先生讲,马可是商人,在中国走了一些地方,为做买卖。如果同时充当朝廷耳目,搜集舆情,就可以讲是皇帝派出的。马可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可能是陪元世祖忽必烈说话的,其人年轻帅气招人喜欢,又是外国人。先生说,期待史料的新发掘,推进马可·波罗研究。

  那时,我正为报纸写“学林广记”专栏,便以《在〈永乐大典〉里发现马可·波罗足迹》为题写就一篇小文。后来,杨志玖先生出版专著《马可·波罗在中国》,将这篇千字小文作为附录纳入书中。

 
审核人:丛敏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来...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南开大学和南开区领导赴上海...
【关注天开园】常兴储能:让...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党...
平凉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校对...
【关注天开园】尚德药缘:用...
南开团队首次在磷烯体系中实...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
18所高校青年联合发布全球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